文忠集卷六十
外集十
经旨
〈易或问〉
或问曰:王弼所用卦爻《彖》《象》,其说善乎?
曰:善矣,而未尽也。 夫卦者,时也。 时有治乱,卦有善恶。 然以《彖》、《象》而求卦义,则虽恶卦,圣人君子无不可为之时。 至其爻辞,则艰厉悔吝凶咎,虽善卦亦尝不免。 是一卦之体而异用也。 卦、《彖》、《象》辞常易而明,爻辞常怪而隐。 是一卦之言而异体也。 知此,然后知《易》矣。 夫卦者,时也; 爻者,各居其一位者也。 圣人君子道大而智周,故时无不可为。 凡卦及《彖》、《象》,统言一卦之义,为中人以上而设也。 爻之为位,有得失,而居之者逆顺六位,君子小人之杂居也。 君子之失位,小人之得位,皆凶也。 居其位而顺其理者吉,逆其理者亦凶也。 六爻所以言得失顺逆,而告人以吉凶也。 爻辞兼为中人以下而设也。 是以论卦多言吉,考爻多凶者,由此也。
卦、《彖》、《象》辞,大义也。 大义简而要,故其辞易而明。 爻辞,占辞也。 占有刚柔进退之理,逆顺失得吉凶之象,而变动之不可常者也,必究人物之状以为言,所以告人之详也。 是故穷极万物以取象,至于臀腓鼠豕皆不遗,其及于怪者,穷物而取象者也。 其多隐者,究物之深情也。 所以尽万物之理,而为万事之占也。
或曰:《易》曰:「君子顺天休命」,又曰「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其《系辞》曰「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 《易》之为说一本于天乎? 其兼于人事乎?
曰:止于人事而已矣,天不与也,在诸否、泰。
然则天地鬼神之理可以无乎?
曰:有而不异也,在诸谦。 知此,然后知《易》矣。
泰之《彖》曰:「君子道长,小人道消。」 否之《彖》曰:「小人道长,君子道消。」 夫君子进,小人不得不退; 小人进,君子不得不退。 其势然也。 君子盛而小人衰,天下治于泰矣; 小人盛而君子衰,天下乱于否矣。 否、泰,君子小人进退之间尔,天何与焉?
问者曰:君子小人所以进退者,其不本于天乎?
曰:不也。 上下交而其志同,故君子进以道; 上下不交而其志不通,则小人进以巧。 此人事也,天何与焉?
又曰:泰之《彖》不云乎「天地交而万物通」,否之《彖》不云乎「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乎?
曰:所以云者,言天地也。 其曰上下之交不交者,言人事也。 嗚呼! 圣人之于《易》也,其意深,其言谨。 谦之《彖》曰:「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 圣人之于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所以言出而万世信也。 夫日中则昃之,月缺则盈之,天吾不知其心,吾见其亏盈于物者矣。 物之盛者变而衰落之,下者顺而流行之,地吾不知其心,吾见其变流于物者矣。 贪满者多损,谦卑者多福,鬼神吾不知其心,吾见其祸福之被人者矣。 若人则可知其情者也。 故天地鬼神不可知其心,而见其迹之在物者,则据其迹曰亏盈,曰变流,曰害福。 若人则可知者,故直言其情曰好恶。 故曰其意深而言谨也。
然会而通之,天地神人无以异也。 使其不与于人乎,修吾人事而已; 使其有与于人乎,与人之情无以异也,亦修吾人事而已。 夫专人事,则天地鬼神之道废; 参焉,则人事惑。 使人事修则不废天地鬼神之道者,谦之《彖》详矣。
治乱在人而天不与者,否、泰之《彖》详矣。 推是而之焉,《易》之道尽矣。
或问曰:今之所谓《系辞》者,果非圣人之书乎?
曰:是讲师之传,谓之《大传》,其源盖出于孔子,而相传于易师也。 其来也远,其传也多,其间转失而增加者,不足怪也。 故有圣人之言焉,有非圣人之言焉。 其曰“《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 作《易》者其有忧患乎?」 其文王与纣之事欤? 殷之末世周之盛德欤?」 若此者,圣人之言也,由之可以见《易》者也。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幽赞神明而生蓍」,「两仪生四象」,若此者,非圣人之言,凡学之不通者,惑此者也。 知此,然后知《易》矣。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