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循《易通释》 2024年09月9日
6,808 浏览

易通释卷一

雕菰楼易学之三

江都焦循学

循按《易》之言元者二十四卦(乾、坤、屯、讼、比、履、泰、大有、随、蛊、临、复、无妄、大畜、离、睽、损、益、萃、升、井、革、鼎、涣)。 《传》之释元也,一则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一则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元之义为始,自干六爻,依其序推之,初、三、五已定,所动而行者,二、四、上也。 乾二之坤五为始,乾四之坤初应之,乾上之坤三亦应之。 干为天,独天不生,必有以治而理之。 统者,治也、理也,诸卦之生生,始于乾二之之坤五,故乾元为资始。 坤六五《文言传》云黄中通理,明以中字释黄字。 通者,自干二旁通; 理者,分理,谓统天也。 乾二旁通分理,而美在坤五之中,以是明元。 元之义眀矣。 坤六五之元,所以明乾元,乾二之坤五,坤成比,乾成同人。 坎二之离五,坎成比,离成同人。 坤六五黄裳元吉,离六二黄离元吉,二文相同。 明以坎二之离五,与乾二之坤五相比例。 若坤元,传以至赞之,而坤之亨,又以咸赞之。 明以乾元亨则坤成屯,屯通于鼎,鼎二之五元吉,为至哉之坤元,而鼎成咸,坤成既济,为坤之元亨,即为坤之利贞。 惟由坤成屯,由屯通鼎,所以为资生。 承乾元而通鼎为坤元,所谓承天而时行也。 干成同人,犹大有成同人,大有传云「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 应字赞亨,天字赞二之五,上干为天,则元也。 坤成比而应乾之成同人,即应大有之成同人,应之而比成屯,即应之而坤成屯,成屯而时行,则变通于鼎,是为原筮。 鼎二之五为元,上之屯三成既济为贞,故云原筮元永贞。 大有之元亨,明乾元,比之元永贞,明坤元。 非变通于鼎无所为永贞也。 巽二之震五,震为随,巽为渐; 兑二之艮五,兑为随,艮为渐。 渐通归妹,归妹二之五亦为随,随通蛊,蛊二之五亦为渐。 随之元谓蛊二之五,即巽二之震五,亦即兑二之艮五,亦即归妹二之五,即先甲先庚也。 蛊之元谓成蹇而变通于睽,即后甲后庚也。 随元犹乾元,蛊元犹坤元。 举随、蛊两卦之元,而震、巽、兑、艮之元,不待言而自见矣。 凡六十四卦之生生,皆从八卦而起; 而八卦之生生,则从二五而起。 初、四、三、上未行,而二五先行,乃谓之元。 由乾、坤、坎、离、震、巽、艮、兑之元,而有同人、比、随、渐之元; 因而有师、大有、蛊、归妹之元; 由同人、比、随、渐,而初、四、三、上从之,为家人、屯、革、蹇,则由元而亨。 初、四、三、上,不限二、五,皆不失为元。 家人通解,解二之五成萃; 屯通鼎,鼎二之五成遯; 革通蒙,蒙二之五成观; 蹇通睽,睽二之五成无妄。 屯之元,与鼎之元互明。 蒙之元见于革,蹇之元见于无妄、升。 家人、解之元见于萃、大畜。 或明言,或互言之也。 八卦二、五不行,而初、四先行,则乾四之坤初,乾成小畜,坤成复; 震四之巽初,震成复,巽成小畜; 离四之坎初,离成贲,坎成节; 兑四之艮初,兑成节,艮成贲。 八卦二、五不行,而三、上先行,则乾上之坤三,乾成夬,坤成谦; 离上之坎三,离成丰、坎成井; 巽上之震三,震成丰,巽成井; 艮上之兑三,艮成谦,兑成夬。 八卦二、五不行而初、四、三、上先行,则乾四之坤初,上又之坤三,乾成需,坤成明夷。 坎、离、震、巽、艮、兑初、四、三、上先行,亦成需、明夷。 此小畜、复、夬、谦、节、贲、丰、井、需、明夷十卦,不可为元,乃变而通之。 则小畜通于豫,复通于姤,夬通于剥,谦通于履,节通于旅,贲通于困,丰通于涣,井通于噬嗑,需通于晋,明夷通于讼。 在小畜、复、节、贲,初、四先二、五,不可为元。 在豫、姤、旅、困,初、四未行,以小畜二之豫五成萃,犹解二之五也。 以贲五之困二成萃,亦解二之五也。 以复五之姤而成遯,犹鼎二之五也。 以节二之旅五成遯,亦鼎二之五也。 在夬、谦、丰、井,三、上先二、五,不可为元; 在剥、履、涣、噬嗑,三、上未先行,以夬二之剥五成观,犹蒙二之五也。 以丰五之涣二成观,亦蒙二之五也。 以谦五之履二成无妄,犹睽二之五也。 以井二之噬嗑五成无妄,亦睽二之五也。 在需、明夷,初、四、三、上,先二、五,不可为元; 在晋、讼,初、四、三、上未行,以需二之晋五,需成既济,晋成否。 以讼二之明夷五,讼成否,明夷成既济。 否、既济相错为同人,比则亦乾二之坤五、坎二之离五也。 故小畜、复、夬、谦、节、贲、丰、井、需、明夷,不可为元,通于豫、姤、剥、履、旅、困、涣、噬嗑、晋、讼,仍不失为元。 于何见之? 复初九不远复,无祇悔,元吉。 乾四先之坤初,成小畜,复即能改悔。 旁通于姤,惟姤四未之初,即先以二之复五,是为不远而复。 不远而复,则元吉矣。 履上九视履,考详其旋,元吉。 乾上之坤三成夬、谦,谦变通于履,一转移之间,仍不失为元。 所谓旋也,旋即变而通之也。 其旋二字,与不远复三字,互相发明。 复之旋在初、四,故复之元吉明于初九。 履之不远在三、上,故履之元吉明于上九。 此经文自示其例也。 离上之坎三成丰、井,井旋而通于噬嗑,与谦、履同。 井上九「有孚,元吉」,《传》云「元吉在上」,与履上九《传》同。 明井之于噬嗑,犹谦之于履,经明以「有孚」二字,与「其旋」二字互明。 谦与夬不孚,旋于履则孚而元吉。 井与丰不孚,旋于噬嗑则孚而元吉。 井犹谦也,履犹噬嗑也。 彼以履明谦,此以井明噬嗑。 易辞互明之例多如是。 井旋于噬嗑,则丰旋于涣,乃涣之元吉。 不明于六三,二称于六四,有微义焉。 井上六「有孚元吉」己足明涣之孚于丰。 履上九其旋元吉,亦足明丰之旋于涣,则涣之元,不必更赘于上九。 故就初、四言之以示其例。 丰旋于涣而有孚矣,然必涣二先之丰五,乃为元吉。 若涣二不之丰五,丰四先之涣初,丰成明夷,明夷上、三阴为羣,则仍不得为元也。 故涣其羣乃得元吉。 二先之丰五,而后丰四之涣初,丰成既济,涣散其羣,而涣成益,为涣有邱。 反是而成明夷,则不为元而为匪,虽有所思而伤夷之矣。 故云匪夷所思,以此为诸卦之例。 盖履二不之谦五,而四之谦初,谦成明夷,履成中孚,正丰四之涣初之比例,在涣二先之丰五,则其旋元吉矣。 在履四先之谦初,亦匪夷所思亦。 以履于井互明,以涣与履互明,举一隅而三可反也。 于是明夷不可为元,旁通于讼则元吉。 故讼九五直云:讼元吉。 讼之元,以二之明夷五也。 若二不先行而四之初,则中孚也,即丰四之涣初也,亦谦初之履四也。 上之三则大过也,即贲上之困三也。 亦复三之姤上也。 推之于晋,需二不之晋五,而晋上之三,则小过也,即小畜上之豫三也,亦节三之旅上也。 晋四之初则颐也,即夬四之剥初也,亦井初之噬嗑四也。 是又因涣之匪夷而可推者也。 中孚、小过、大过、颐,皆不可元,以中孚通小过,以大过通颐,则亦元。 中孚二之小过五,小过成咸,中孚成益,大过二之颐五,颐成益,大过成咸。 大过、小过之成咸,犹恒二之五成咸; 颐、中孚成益,犹损二之五成益。 损为未济四之初,亦为革四之蒙初,睽四之蹇初,不可元也。 惟通于咸则元。 损《彖》云:有孚元吉。 与井上九辞同。 损之孚于咸,犹井之孚于噬嗑也,其义互见于睽九四。 睽四之蹇初成损,犹丰四之涣初成中孚,匪夷所思则睽孤,孤而有孚于咸,则遇元夫交孚。 睽与涣互明,损之元,则括小过、中孚而言之矣。 恒为未济三之上,亦为家人上之解三。 鼎上之屯三,不可元也,惟通于益则元,益初九云「利用为大作,元吉无咎」,《传》云「下不后世也」。 五先行而后上之三,为上以厚下; 五未行而上先之,三则为下不厚,下不厚者,恒之三上,先于二五也。 因下不厚而有事,事者,变而通之也,为大作,犹云知大始。 恒上不厚下,不可以知大始。 变通于益,而恒二之五乃为元吉。 元吉在初九者,有微义焉,恒之失在上,益之盈在初,以益上之不失,补恒上之失,则恒之元在益,以恒初之不盈,补益初之盈,则益之元又在恒。 经以元吉系于初九,以明恒初之未行(与复初九元吉义同)。 《传》以下不厚赞元吉,以明恒上之先行,互相发明。 《传》之赞经造于微如此。 九五云「有孚惠心,勿问元吉」,家人上之解三成恒,恒不与家人孚,改而孚益; 否四之初成益,益不与泰孚,改而孚恒,惠者顺也,心者恒二之五也。 恒有心而后益上顺之,为元吉。 益二五已正,寂然不动,故勿问,问犹遗也。 益二五不相问遗,而以顺恒之心为元吉也。 未济二先之五成否,与需二之晋五、讼二之明夷五同。 未济二不之五,而四上先之初、三成泰,与八卦成需、明夷同。 泰不可元,泰通于否,则泰二之五为元,九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否六四「畴离祉」,两祉字相贯。 以祉乃得元吉,谓泰二之五,有否上之三应之,非有否应之,则泰二之五,终止道穷。 故以两祉字相贯,明其所以元也。 试更以涣之匪夷,推诸师、大有、蛊、归妹。 师二不之五,而同人四之师初成临。 同人上之师三成升,大有二不之五,而四之比初大畜,上之比三成大壮。 随四之蛊初亦成大畜,蛊上之随三亦成升。 归妹四之渐初亦成临。 渐上之归妹三亦成大壮。 升、临、大畜、大壮不可为元。 升通于无妄,大畜通于萃,临通于遯,大壮通于观,则可元。 升、无妄、临《彖》皆称元。 大畜初四先二五而行,与复同。 复于初九明元吉之义,大畜于六四明元吉之义,一也。 萃九五「萃有位,无咎,匪孚,元永贞」,匪谓大畜,大畜孚于萃,则大畜二之五为元,萃三之大畜上,为永贞。 大壮不言元,通于观而二之五成革,即革通于蒙而二之五成观,于革称元,大壮可不必称也。 升二之五为蹇,睽二之五为无妄,于无妄升称元。 睽、蹇可不必称也。 《传》赞临云「大亨以正,天之道也」,赞无妄云「大亨以正,天之命也」。 固以无妄之于升,例临之于遯,而首揭之云无妄「刚自外来」,睽,外也。 明指睽二之五,蹇通睽而二之五成无妄,即无妄通升而二之五为蹇也。 《传》于此特示以例,而诸言元者,可推而通矣。 其行本得乎元,则元而益求其元,其行或失乎元,则变通以复其元。 易者,圣人教人改过之书也,故每一卦必推其有过无过,又推其能改能变,非谓某卦变自某卦,某卦自某卦来也。 自荀虞有之卦之说,唐宋以后,遂以为卦变各立一例,左之右诒,愈失圣人作易赞易之本意。 八卦始于乾坤,六十四卦生于八卦。 其行也,以元亨利贞,而括其要,不过元而已。 反复探求,觉易道如此,易之元如此,盖合全易而条贯之,而后知易之称元者如此也。

循按:彖称亨者四十卦(乾、坤、屯、蒙、需、小畜、履、泰、同人、大有、谦、随、蛊、临、噬嗑、贲、复、无妄、大过、坎、离、咸、恒、遯、损、萃、升、困、革、鼎、震、丰、旅、巽、兑、涜、节、小过、既济、未济)。 爻称亨者三卦(否初六、六二; 大畜上九; 节六四)。 《文言传》云:「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 「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 《系辞传》云:「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 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典礼京房作等礼。

《干. 彖传》云:「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此赞元也。 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终始,六位时成。 此赞亨也。」 《坤传》云:「坤厚德载物,德合无疆,含宏光大,品物咸亨。」 品即等也,物之有品,即礼之有等。 嘉会合礼,即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 礼所以辨上下,定尊卑。 乾二之坤五为元,乾四乾上,视元之所在而次弟会之。 二五尊贵,四上卑贱。 卑从尊而不踰,贱从贵而不僭,是以合礼。 乾二之坤五,四会之则坤成屯,上会之则坤成蹇,既会而成屯,则通于鼎; 既会而成蹇,则通于睽。 鼎成遯,而屯三又会于鼎上,睽成无妄,而蹇初又会于睽四,是会而通,又通而会也。 云行,谓坤成屯; 雨施,谓坤成蹇。 爻物依品等,以流而成行,故含宏光大,品物咸亨。 明指出咸字,则坤之亨,在鼎之成咸,惟品,乃含而不尽; 惟含,乃咸而为亨。 乾坤两传,释亨字之义已极详明。 大有二之五,即乾二之坤五之比例。 《传》云「大中而上下应之」,大中,元也; 上下应,亨也。 申之云「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 二之五而上有干天,四之比初为下应上,之比三为上应,皆应乎天,但上下不可一时齐应。 上应成革,则通于蒙,而下应于蒙之成观; 下应成家人,则通于解,而上应于解之成萃,是为时行。 元亨之义莫明于此。

损二簋可用亨。 《传》云「二簋应有时」,亦以应赞亨,应有时,则亦不一时齐应。 损二之五,而咸四之初应之,此一簋也; 益通恒,二之五而益上之三应之,此又一簋也。 如是为有时,即如是为亨。 大有为乾坤之比例,亦为坎离之比例。 损为艮兑之比例,亦为震巽之比例。 故《传》之赞元亨,于此二卦最详。

「习坎有孚维心亨」七字,字字明析。 三画之坎,不可以有孚也,重为六画,乃有孚于离,非有孚不可言亨。 既孚矣,必先以二之离五为同人之心,然后以三之离上维之。 离成革,坎成蹇,是为有嘉折首,嘉会合礼,是以亨也。 坎言亨已明,离不必烦言。 但申补之云「利贞亨」,于利贞下,指出亨字,明利贞即是亨。

《彖传》称「亨利贞」,亨而后利贞,此亨之承元者也。 利贞而后亨,此亨之承利者也。 亨之承元者,成家人、屯,及蹇、革。 亨之承利者,成既济、咸,及既济、益。 干之元亨,谓成家人、屯、蹇、革,与坎之亨同。 坤传称咸亨,则指屯通鼎成咸,即离之利贞亨。 震亨而申之,以虩虩笑言,是指先成屯而后通鼎也。 巽不必烦言,但称小亨,小指震,明巽之亨,即震之亨。 兑既言亨利贞,故艮不必更言。 但言艮其背。 传赞出止字,明既亨成蹇、革,宜有所止而不行,乃得利贞。 非元无以为亨,非亨无以为元。 贞不必亨,利贞则亨。 故言亨,则元在其中; 言利则元亨在其中。 凡不言元,直言亨,不言元亨,直言利,此其例也。

亨之义,经文每以辞自释之。 蒙彖云「蒙亨」,下释云「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传云「志应也」,以应赞求。 上云以亨行时中也,即与大有互明。 大有上应成革,革时行,则下应于童蒙也。 小畜彖云「小畜亨」,下自释云「密云不雨,自我西郊」,传云「柔得位而上下应之」,又云「刚中而志行,乃亨」。 乾四之坤初,成小畜、复。 初四越二五先行,若以小畜二之复五,虽刚中,而志不行于初四。 上更之复三,为坎雨矣,惟孚于豫,则上下皆应而志行。 二之豫五,刚中,而上应之,但成咸。 无坎不雨,乃所以为亨也。 履彖云履虎尾不咥人,亨,传云「说而应乎乾」,亦以应赞亨,乾上之坤三成谦、夬,三上越二五先行,若以夬二之谦五,三上不复能应,是虎尾咥人也。 惟谦通于履,谦虽虎尾,而有以履之。 上下皆有应乃能辨上下、定民志,而制礼为亨也。 同人彖云「同人于野,亨」,传云「柔得位得中而应乎干」,又云「中正而应」。 野谓师上坤,旁通于师,乃得亨也。 谦彖云谦亨,自释之云「君子有终」,此与履互明。 履二先之谦五为君子,因而履四之谦初应之。 谦成既济,为有终也。 蛊彖云「蛊元亨」,自释之云「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传云「元亨而天下治也」。 凡称治,则成既济。 此元亨则天下治,谓其先成蹇,蹇通睽而成既济,成蹇,先甲三日也; 通睽成既济,后甲三日也。 甲,元也; 三日,亨也。 后甲三日,则利贞亨者也。 噬嗑彖云「噬嗑亨」,释之云「利用狱」。 离上之坎三成丰、井,三上先行而不应,则狱不可用,所谓「寘于丛棘,三岁不得」也,惟井孚于噬嗑,井二之噬嗑五,噬嗑三上应之以利而仍用狱,故传云「噬嗑而亨」,明井与丰不亨,得噬嗑而亨也。 贲彖云「贲亨」,释云「小利有攸往」。 兑四之艮初成节、贲。 贲之于节,犹小畜之于复,惟贲孚于困,困二之贲五,贲上之困三应之。 贲小,孚于困,则利有攸往。 传赞云「柔来而文刚,故亨。 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 经文以利释亨,传互赞之,谓困得贲而亨,贲得困而利也。 复彖云「复亨」,自释云「出入无疾,朋来无咎」。 小畜、复,无疾者也。 复孚于姤,姤二出之复五,而后四之初应之。 虽亦无疾,乃以朋来,而得无咎,此复所以亨也。 大过彖云「栋桡,利有攸往,亨」。 传云「利有攸往,乃亨」。 姤上之复三为栋桡,不可为亨,惟利而孚于颐,二先之颐五,而后四之初,犹姤二先之复五,而后姤四之初也。 咸彖云「咸亨」。 下自释云「利贞,取女吉」。 咸通损,损二之五,而四之初应之,是亨,即是利贞。 取女,谓四之初,为利贞则取女吉而亨也。 恒彖云「恒亨」。 下释云「无咎,利贞,利有攸往」。 义与咸同。 惟咸本无咎,恒为家人上之解三,则本有咎,故通益而亨,则无咎也。 遯彖云「遯亨」,下释云「小利贞」。 传云「遯亨,遯而亨也。 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 小利贞,浸而长也“。 浸而长,即临之刚浸而长。 临之小,与贲之小同。 临通遯,遯应临,而临成既济,故遯之亨,即临之利贞也。 升彖云升元亨。 释云用见大人,勿恤,南征吉。 传云刚中而应,是以大亨。 刚中谓二之五,应则无妄上至三,为南征也。 萃彖云「萃亨」,下释云「王假有庙,利见大人,亨」,与大畜孚,则假庙利见,所以亨也。 困彖云「困亨」,下释云「贞大人吉无咎」,传云「困而不失其所,亨」,与贲互明,贲成既济则贞,困二先之贲五为大人,则不失其所,贲小故不失其所则为大人,犹升小,故用则见大人为大亨也。 丰彖云「丰亨」,下释云「王假之」。 涣彖云「涣亨」。 下释云「王假有庙」,丰孚涣而亨,涣亦孚丰而亨,互见之矣。 旅彖云「旅小亨」,下云「旅贞吉」,节彖云「节亨」,下云「苦节不可贞」,苦穷也。 与贲系则穷,与旅孚则亨。 贲与旅,同一小也,旅小亨,贲小则不亨也。 旅贞吉,贲贞则苦,故不可贞也,亦互明之。

其或言亨,或言不亨,或与元并言,或与利并言,彼此互见。 故屯、鼎言亨,则家人、解不必言; 革、蒙言亨,则蹇、睽不必言。 然无妄足以见睽,升足以见蹇,临足以见解。 大畜言利贞,而爻于上九补言亨,足以见家人。 小过言亨利贞,而详其不宜上宜下。 中孚之豚鱼,即发明小过之亨。 蛊已言元亨,则渐申言其利贞; 随已言元亨利贞,而申之以无咎,则归妹反言其无攸利。 大过既言亨由于利,则颐但言贞吉; 需既言有孚光亨贞吉,则晋但以辞释之,不必明言亨。 所云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即发明有孚光亨也。 盖不特本卦自释,而或互释于旁通之卦,或互释于比例之卦,凡此皆可类推。 既济彖云「既济亨」,下释云「小利贞」,与遯同,遯之小利贞,指临,既济之小利贞,指未济。 未济彖云「未济亨」,即既济亨。 既济释之云「初吉终乱」,初吉则亨。 未济释之云「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则反初吉而言其不亨。 小狐不汔济,尾不濡而初吉矣,不能利贞而终乱,仍不能亨。 既济、未济,两彖相间言之。 而传于初吉赞云「柔得中」,于未济亦赞云「柔得中」,知初吉是亨,亦知诸卦之亨,皆由于柔得中也。 否彖不言亨,而初六言吉亨,所以明泰彖之吉亨。 泰二之五,以否四之初为亨,否四之初,亦应泰二之五而亨。 拔茅,否初之四也,而应乎泰之五,泰五本小人,得孚于否,则包承而吉。 泰既孚于否,则二之五为大人,否初三有所应初六之亨,亨在泰; 六二之亨,亨在否,故云否亨。 明泰得否而泰亨,否得泰而否亨也。 于否,明初四应二五为亨。 于大畜、节,明三上应二五为亨。 离四之坎初成贲、节,节成既济而安,贲亦成既济而安,不可得而亨。 惟通于旅,旅四不之初,则节成既济,旅成咸,安在节而不在旅,故云安节亨。 所以申明苦节不可贞,与旅贞吉之义也。 大有四之比初成大畜、屯,大畜二之五而上之屯三,成两既济矣。 惟通于萃,则大畜成既济,萃成咸,为何天之衢。 彖云利贞。 上九以亨明之而彖传赞之云《利涉大川》,应乎天也。 应乎天,即何天之衢也。 即所谓利贞亨也。 彖言亨已详,故爻仅于此三卦发明之,其困九二、升六四、益六二、随上六、大有九三,借享祀以明亨。 萃彖传亦云「致孝享也」。 详见后。

循按:元亨贞之间,必合利以成四德。 《彖传》以万物资始为元,品物流行为亨。 干道变化为利,各正性命为贞。 《文言传》云:「利者义之和也,立物足以和义。」 又云:「利贞者,性情也。 干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 《系辞传》赞利字最详,既云「变而通之以尽利」,又云「变动以利言」。 既云往者屈也,来者信也。 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又云「情伪相感而利害生」。 于益云「益以兴利」,于解上六云「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 凡三引「自天祐之吉无不利」,而揭其要云「通气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元亨,则乾成家人,坤成屯。 家人上之屯三则穷,故藏而不动。 变通于解,解二之五,而后家人上之解三,所谓待时而动也。 元亨成蹇、革,革通蒙,蹇通睽,利贞而革蹇成既济。 睽、蒙成益。 故益以兴利。 义者,宜也。 解失道成临,变而通于遯,则大君之宜是所为使民宜之也。 能变通则夫子制义,不能变通则从妇而终。 履失道成中孚,豫失道成小过,两相通则其子和之,是所谓义之和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成己,仁也; 成物,知也。 利仁乃为知,利天下乃为成物。 盖贞仅能成己,必利而及物,然后各正性命。 保合太和,由始而终。 元亨贞也,不俟终,舍而有始。 变而通之以尽利也。 干六爻不言元亨,九二、九五,两言利见大人,九二谓坤成屯,屯变通于鼎; 九五谓干成家人,变通于解。 屯、家人,盈不可久,以变通而可久,是之谓利。 有元而利者,乾二之坤五成比,未成屯,即变通于大有,所谓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也,此不俟亨而即利者。 既亨成屯,若不变通以尽利,则终止、未利、不可贞也。 乾四德平举,坤彖平举元亨,于利贞,特加牝马二字,且申之云「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 利牝马」之马,即睽所丧之马,利牝马之贞,即用六利永贞。 得主则利,不得主则迷。 利则永贞,即变则通,通则久也。 乾坤后,屯、随、无妄、临、革五卦彖辞,皆平列四德,屯则申之云「勿用有攸往,利建侯」,临则申之云「至于八月有凶」,无妄则申之云「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屯传先言大亨贞,以赞元亨贞,别言宜建侯而不宁。 以宜字赞利字,以不宁赞勿用有攸往,不以屯三往家人上,故不宁,而以鼎二之五为宜,是为利建侯。 彖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八字,乃恐利字之义不明,而申明之,故传不以利与大亨贞并言,而别详利字之义于后。 大亨贞,谓由坤而屯而既济,利则谓屯通于鼎也。 革元亨利贞,承己日乃孚。 传云「大亨以正」,革而当,其悔乃亡。 革而当三字,赞利字。 革者,改也,改而从蒙,蒙二之五,而后革四之蒙初,则革而当。 大亨以正,谓干而革而既济。 利则谓革通于蒙,革而当也,当亦宜也。 干成革,犹成家人。 坤成屯,犹成蹇。 举一革而家人之通解可知,举一屯而蹇之通睽可知。 然无妄成于睽,临成于解。 无妄之元亨利贞,即明蹇之通睽; 临之元亨利贞,即明家人之通解。 解二不之五而四之初,不可为利。 变通于遯,而元亨利贞,此由失道而利者也。 失道而能变通,其利与不失道同。 若不变通而解既成临矣。 不通遯而即以二之五是为至于八月有凶。 传先以「大亨以正天之道也」赞元亨贞,别以「消不久」三字赞「至于八月有凶」,不久者,不能穷则变,变则通,是不能神而化之使民宜之也,是不利也。 解失道成临,蒙失道成升,鼎当位成遯,睽当位成无妄,无妄旁通于升,犹遯旁通于临,举一临以见遯,即以见家人、解与屯、鼎; 举一无妄以见升,即以见蹇、睽与革、蒙。 参伍错综,而按之井然如绘。 经之微妙如此。 无妄于元亨利贞之下,反言以明之云「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明指出不利二字。 传以「大亨以正,天之命也」赞元亨贞,与临传同。 别以「无妄之往,何之矣」赞不利有攸往,升二不之五,而无妄四之升初,三又往上,成既济,是为匪,升方为匪。 无妄成既济而贞,虽正而有眚,是贞必本于利也。 随成元亨利贞何也? 传云「刚来而下柔,大亨贞,无咎,而天下随时」。 随之所以无咎者,以其利也,故不云大亨利贞,而云大亨贞无咎。 谓元亨利贞所以无咎者,以其天下随时,惟随时则利,故云随时之义。 随时之义即随时之利也。 震、巽、艮、兑之元为随、渐,犹乾、坤、坎、离之元为比、同人。 举一随以明巽、震、艮、兑之元亨利贞,故传首揭刚来二字,谓巽二来之震五,亦兑二来之艮五也。

易称利有攸往者十二(复、恒、大过、损、益、夬、萃、巽、贲、小畜九三、损上九、无妄六三); 称不利有攸往者二(剥、无妄); 称利涉大川者九(需、同人、蛊、大畜、益、涣、中孚、颐上九、未济六三); 称不利涉大川者一(讼); 称利见大人者七(讼、蹇、萃、巽、乾九二九五、蹇上六); 称无不利者十三(坤六二、屯六四、大有上九、谦六四六五、临九二、剥六五、大过九二、遯上九、晋六五、解上六、鼎上九、巽九五); 称无攸利者十(归妹、未济、蒙六三、临六三、无妄上九、颐六三、恒初六、大壮上六、萃六三、归妹上六)。 于不利有攸往,知利有攸往之所以利; 于不利涉大川,知利涉大川之所以利; 于无攸利,知无不利之所以利。 无攸利,见于归妹、未济两彖。 归妹征凶无攸利。 征,谓三之渐上也。 二未之五,则成大壮,上六爻辞发明之,女承筐,渐初之归妹四也,士刲羊,渐上之归妹三也; 无实无血,归妹二未之无也。 则归妹成泰,渐终而归妹无以为始,是不能和义,故无攸利。 遯上之临三,临二未之五,临亦成泰,此甘临所以无攸利。 临即归妹四之渐初也。 大壮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谓不成革而成泰,故无攸利。 临、大壮之无攸利,皆发明归妹之无攸利。 恒四之初,二未之五,恒成泰,此浚恒所以无攸利,即未济二不之五而上之三,四又之初也。 未济上之三成恒,四之初则成损,损上又之三成泰,此小狐汔济濡其尾之无攸利,与浚恒互相发明。 革四之蒙初,蒙上又之三,二未之五,蒙成泰,此见金夫所以无攸利。 革四之蒙初成损,即未济四之初之比例。 未济彖之无攸利,本指先成损,损上之三,因先成恒,恒四之初,亦无攸利,故于恒初六补言之,而先成损者未明也,故发明于蒙六三,不明于损六三,而明于蒙六三者,经文之错综变化,每如是也。 归妹之于渐,犹蛊之于随,随、蛊相错为大过、颐。 颐六三十年勿用,无攸利」,谓颐上之三,即蛊上之随三,犹渐上之归妹三也。 蛊上之随三,随成革,蛊成升,随四之蛊初,随成屯,蛊成大畜。 于是萃六四,称萃如嗟如,无攸利; 无妄上九称「无妄行,有眚,无攸利」,无妄与升通者也,萃与大畜通者也。 萃四之初为随四之蛊初之比例,亦大过四之初之比例,无妄上之三为蛊上之随三之比例,亦颐上之三之比例。 乃萃如嗟如,谓大畜上之萃三成泰。 无妄行有眚,谓无妄四之升初成泰,无妄成益,益上又之三,即归妹成临,三又之渐上也,萃成咸,咸四又之初,即归妹成大壮,四又之渐初也。 诸无攸利,皆指成泰,而颐六三独指成明夷,此经文特示以例,欲读者知推而广之。 而无妄、升又相错为复、姤; 萃、大畜又相错为夬、剥,则大畜上之萃三为剥上之三。 无妄四之升初,为姤四之初,皆可引申触类者也。 益变通为剥,虽变通而不能当位,仍不得为利,故云无攸利。 大畜上之萃三,同于剥上之三,是剥上之三无攸利。 夬二之剥五,而后剥上之三,则贯鱼以宫人宠无不利。 大过二不之颐五,而颐上之三无攸利。 颐五之大过二,则老夫得女妻无不利。 临二不之五,遯上之临三,则无攸利。 临二之五,而后遯上之临三,在临则咸临无不利,在遯则肥遯无不利。 解成临,犹归妹成临,无攸利。 解二之五而后家人上之解三,则射隼高墉获之无不利。 鼎成大畜,犹蛊成大畜,无攸利。 鼎二之五,而后上之屯三,则玉铉大吉无不利。 鼎成泰,犹归妹成泰,屯之乘马是也,乘马则无攸利。 泰通于否,则求昏媾,往吉无不利。 未济成泰无攸利。 需二之晋五成否,矢得勿恤无不利,即未济二先之五也。 归妹成泰无攸利。 巽二之震五,成随而后上之震三,震成革,即归妹成革也。 巽成蹇,即渐成蹇也。 又变而通之,令革通蒙,蹇通睽,则贞吉悔亡无不利。 巽二之震五,即归妹二之五也。 无妄成益,上又之三,则无攸利。 谦之通履,犹升之通无妄,履成益,变通于恒,则利用侵伐无不利,六四无不利挞谦,谓所以无不利者,以其挞谦也,因挞谦乃利用侵伐,故无不利。 履二之谦五,而后四之谦初,殊乎升二不之五,而无妄四即之升初,履成益,通于恒,殊乎无妄成益,又不变通于恒,即以上之三为匪正有眚也。 坤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坤二五本习,二五先行,则不习。 小畜、复、夬、谦皆习也。 乾二先之坤五,为静以直内。 内,家人也,亦蹇也,蹇旁通于睽,为义以方外。 外,睽也,亦解也。 屯、家人、蹇、革、皆不习者也。 无不利有二义,其一谓变通而又变通,如敬以直内,又义以方外。 巽九五贞吉悔亡,剥六五「贯鱼以宫人宠」是也。 其一失道又失道,而一旦能变通,如困穷至于成明夷、需,需一通晋则矢得勿恤,艰恤至成既济、泰,泰一通否,则成昏媾是也。

总之能变通则无不利,不能变通,无论得失存亡,皆归于不利而已矣。

循按:贞者,正也,乃有贞吉矣。 又有贞凶、贞吝、贞厉,有可贞矣。 又有不可贞。 经称贞吉二十四(需彖、需九五、比六二、履九二、否初六、谦六二、豫六二、随初九、临初九、颐彖、咸九四、大壮九二九四、遯九五、晋初六、家人六二、解九二、损上九、姤初六、旅彖、巽九五、未济九二九四九五); 安贞吉二(坤彖、讼九四); 永贞吉二(贲九三、益六二); 居贞吉二(颐六五、革上六); 贞丈人吉、贞大人吉,各一(困彖、师彖); 称贞凶九(师六五、随九四、颐六三、恒初六、巽上九、节上六、中孚上九、剥初六六二)。

屯九五、恒六五,一云「小贞吉,大贞凶」,一云「贞妇人吉,夫子凶」。 大小皆指五,屯其膏谓不以屯三之家人上,所以然者,小贞吉大贞凶也,小指鼎,大指家人,屯旁通于鼎,则贞吉,不旁通于鼎而以屯三之家人上,则凶。 小则贞吉,大则贞凶,所以屯其膏也。 恒其德谓恒二之五也,贞谓成既济也。 益通恒,恒小益大,恒为妇人,恒以妇孚益,则二之五而初四从之成既济可也。 恒已成咸,宜通于损,损小咸大,咸为夫子,若不俟损二之五,而咸四之初成既济,是以夫从妇,所以凶也。 盖鼎五小,方其与屯旁通,二虽之五,仍称小,必已成遯与临旁通,乃为大。 恒五小为妇人,方其与益旁通,二虽之五,仍是妇人,必已成咸,与损旁通,乃为夫子。 大小夫妇之称,以旁通而定,易之例也。

恒初六浚恒贞凶,浚谓四之初成泰、益通恒、恒二之五,而益上之三,此可贞也。 恒先成泰,则泰二之五,而益上之三,此不可贞也,故贞则凶矣。 经之言贞,必连于利,利而贞则吉,不利而贞则凶耳(屯、蒙、随、临、无妄、大畜、恒、离、大壮、损、萃、小过、中孚、涣、兑、渐、革皆称利贞; 坤用六利永贞; 家人彖、观六二利女贞; 屯初九,利居贞; 明夷彖、大畜九三、噬嗑九四,利艰贞; 同人利君子贞; 坤利牝马之贞; 归妹九二利幽人之贞; 巽初六利武人之贞; 升上六利于不息之贞; 遯、既济小利贞)。

泰二之五,與否相錯為同人、比,否之匪人,則不利君子貞。同人于野,則利君子貞。否之匪人,謂泰二不之五;比之匪人,謂大有二不之五。泰二不之五,則否不可貞。師二之五,則同人可貞,於比稱比匪人,於同人稱利君子貞。而於否合明之云「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互相比例,其義可見。

屯六二女子貞不字,謂鼎四之初成大畜,大畜二之五成家人,而家人上之屯三也,成兩既濟,故不字。不令上之屯三而變通於解,解二之五,而後家人上之解三,鼎之成家人者,雖成既濟而貞,而解成咸不成既濟,是為閑有家。向之女子貞不利者,是則利女貞,女貞即女子貞。蓋家人上不可貞於屯三,而可貞於萃三(解二之五成萃),貞於屯三則不字,貞於萃三則利,利則字矣,字則利矣。

觀六二亦利女貞,何也?謂大壯二之五也。解二之五為萃,大壯二之五為革,革、觀相錯,即為家人、萃,故以相比例,明家人之利女貞,謂通於解而成萃也。漸女歸吉利貞,與利女貞互明。漸上之歸妹三,歸妹成大壯,漸成蹇,大壯通觀,則利女貞,蹇通睽,則女歸吉。推之歸妹四之漸初,漸成家人,歸妹成臨,在家人通解為利女貞,在臨通遯亦女歸吉,何也?蹇通睽,睽成无妄,无妄、蹇相錯為屯、遯,即為臨通遯而二之五也。遯即鼎二之五,鼎成遯即通於臨,則女子利而後貞,非貞而不字矣。家人、觀兩言利女貞,與屯之女子貞不字互明,亦與漸女歸吉利貞互明如此。

師六五「長子帥師,弟子輿尸,貞凶」,傳云「長子帥師,以中行也;弟子輿尸,使不當也」。長子帥師則成屯,田有禽利執言則通於鼎,鼎成咸為小貞吉矣。弟子輿尸,則師成升而升成蹇,時同人已成革,不變通而革四之蹇初,則貞凶矣。蓋同人上不之師三,則不輿尸,不輿尸而二之五,而初四從之成屯,故田有禽而長子帥師。同人上既先之師則輿尸,輿尸而後二之五,而初四從之,則不成屯而成兩既濟,故為使不當也。不當者,二不先之五也。二先之五則為丈人,如是貞則吉。故云「師貞,丈人吉」。六五「弟子輿尸貞凶」,反言以明彖也。革四之蹇初,貞凶矣。革通蒙則貞吉。蒙、革相錯為困、賁。

困彖云「困亨貞大人吉亨」,則困成咸,貞則賁成既濟。貞大人吉,謂賁五先大而後貞也。比六二、六四,皆言貞吉,六二比之自內貞吉,內,家人也,謂比成屯,大有成家人,自家人通解而貞為吉。六四,外比之貞吉。外,睽也,謂比成蹇,大有成革。蹇通睽而貞為吉。晉成否則需貞吉;履成益則謙貞吉。豫成咸則臨貞吉;解成咸則家人貞吉;姤成咸則復貞吉。未濟九四貞吉,下申云「震用發鬼方」,則謂未濟成益而通於恒。六五貞吉,下申云「君子之光有孚吉」。光即需「有孚光亨」之光。謂二之五成否。未濟之孚於既濟,猶晉之孚於需,未濟成否,而既濟之貞乃吉,故云有孚吉,明未濟與既濟有孚而吉也。否與泰孚,否成益,泰成既濟,即否初六「拔茅茹以其彙」之貞吉也。巽九五貞吉下申云「无初有終」,謂成蹇而通於睽,睽成益,蹇成既濟。解九二貞吉,承「田獲三狐得黃矢」而言。解成咸,家人成既濟也。

隨初九「官有渝貞吉」,下申云「出門交有功」。謂蠱成蹇,隨成革,革通於蒙,是為官有渝,渝而貞,則吉也。

损上九「弗损益之无咎贞吉」。 弗损,未成损之先,尚为蒙也。 益之,蒙成益也。 革四之蒙初成损,而后损二之五成益,则损而益之。 蒙二先之五,而后革四之蒙初成益,则为弗损益之,蒙不由损成益,则革之贞乃吉也。 随成革而通蒙则贞吉,不变通,而蹇初之革四,所获在随,成两既济,官而不渝,故为贞凶。 巽成蹇而通睽,则贞吉,不变通而丧其资斧,则巽成需,贞成明夷,以需二之明夷五,成两既济,故贞凶。 传云:丧其资斧,正乎凶也。 当丧其资斧之时,急宜变通改悔,不可贞矣,而犹贞乎,则凶也。 正乎二字一顿,上第言丧,未言贞,贞字上原有不可贞一层,贞凶二字,乃是作一转语。 传以正乎二字赞之,其经文之停顿转折,传神而出,是传之赞经,曲折摹写如此。

节上六「苦节贞凶」。 苦节,则节成需,贲成明夷,彖以为不可贞者也。 不可贞而竟贞,此贞凶与巽在牀下同。

中孚上九「翰音登于天,贞凶」与颐六三「拂颐贞凶」同。 拂颐者,大过二之颐五,而大过四之初以辅之也。 斯时大过成既济,颐成益,益不通恒,而上之三成既济,故贞凶也。 音即「飞鸟遗之音」之音。 中孚二之小过五而小过四之初以比之也。 斯时小过成既济,中孚成益,干此音,必以既济通未济,为登于天。 既济通未济,则益通恒,不变通而益上之三,故贞凶也。 剥初六、六二皆云「蔑贞,凶」,谓夬成需,剥成明夷。 需二之明夷五也,先以夬四之剥初为足,又以剥上之三成明夷为剥牀,当此剥牀之时,尚可辨明,不辨则由蔑而贞凶矣。 无妄九四,可贞无咎。 传云「固有之也」。 无妄成益,变通于恒为德之固,乃可贞。 坤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从王事,谓从鼎,自我而终,即自我而止,则为成; 自我而终,不自我而止,是为无成。 无成有终,乃可贞也。

益六三「用凶事无咎」,传云「固有之也」。 用凶事,谓上之三,用征伐之事也。 益上之三,终矣。 得无咎者,变通于恒为德之固也,固有之则可贞。 所谓贞固足以干事也。 蛊上之随三,随成革,蛊成升,与同人上之师三同。 不出门而无功者也。 升通于无妄,则干母之蛊,所以干母之蛊者,以其不可贞也。 不能干母之蛊,则弟子舆尸矣,而贞凶矣。 此其互相发明之有迹可寻者也。 其安贞、艰贞、永贞、居贞、疾贞,详见后。

相关推荐

书名:《易通释》 作者:焦循(清) 其他著作:《易章句》、《易图略》 版本:钦定四库全书 电子书…

2,961

循承祖父之学,幼年好易。 忆乾隆丙申夏(1776),自塾中归,先子问日所课若何? 循举小畜彖辞,且…

2,097

夫絪緼构象,垂策者牺。 苞符献征,通灵者牙。 事既当文,辞且逮旦,然而演命于孔道,经备矣。 慨自…

4,929

易通释卷一 雕菰楼易学之三 江都焦循学 元 循按《易》之言元者二十四卦(乾、坤、屯、讼、比、履、…

6,808

易通释卷二(雕菰楼易学之三) 江都焦循学 悔 循按:易爻称悔者二(家人九三、鼎九三),有悔四(干…

2,727

厉 循按:厉之见于彖辞者一(夬),爻辞称厉者二十六(震六二、六五,遯初六、艮九三、小过九四、既…

11,406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

助力内容变现

将您的收入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15689987323

客服邮箱

3131816650@qq.com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手机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