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循《易通释》 2024年09月9日
0 收藏 0 点赞 2,699 浏览 5135 个字

易通释卷二(雕菰楼易学之三

江都焦循学

循按:易爻称悔者二(家人九三、鼎九三),有悔四(干上九、豫六三、蛊九三、困上六),悔亡十八(咸九四、恒九二、大壮九四、晋六三、六五、睽初九、六五、家人初九、萃九五、革九四、艮六五、夬九四、巽六四、九五、兑九二、涣九二、节上六、未济九四),无悔七(同人上九、复初六、六五、咸九五、大壮九五、涣六三、未济六五),而彖辞止革一卦称悔亡。 《辞系》于元亨利贞之下,传云革而当,其悔乃亡,九四发明其义云「悔亡,有孚改命吉」。 改命者,变通于蒙也。

乾上九「亢龙有悔」,《文言传》云「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亢而能悔则知亡矣,故为悔亡。 亢龙谓乾成家人,坤成屯,家人上之屯三则成两既济。 革四之蹇初,与家人上之屯三同,革四不之蹇初,而改命于蒙,与家人上不之屯三而改命于解同。 经于革四称悔亡,干上九称有悔,其义已可见悔亡者,谓改悔不成两既济也。 革悔而通于蒙,蹇则悔而通于睽,初九六五两言悔亡,革与蹇不可贞,故贞吉,由于悔亡。 兑九三孚兑悔亡,谓艮成蹇,兑成革,革改命于蒙,故革传云「改命之吉信志也」,兑传亦云「孚兑之吉信志也」,巽九五「贞吉悔亡无不利」,谓震成革,巽成蹇,蹇后庚于睽,故下申云「无初有终」,睽亦云「无初有终」。 夬九四「臋无肤,其行次且,牵羊悔亡」,谓剥成蹇,夬成革,革四不可行于蹇初,故次且而牵革上之羊,以通于蒙,则悔亡。 大壮成革犹夬成革,故九四贞吉悔亡,藩决羸。 丰成革犹大壮成革,故涣九二涣奔其机,悔亡。 咸悔而通损,犹革悔而通蒙,咸九四贞吉悔亡是也。 萃九五「匪孚,元永贞,悔亡」,匪孚元永贞则大畜成既济,萃成咸。 悔亡谓咸通于损也。 艮兑相错即咸损,艮六五「艮其辅,言有序(序字虞仲翔作孚)悔亡」,谓兑成屯,艮成家人,家人悔而通解,解成萃,故上有言。 家人初九「闲有家悔亡」,亢则有悔,闲则悔亡,惟其闲,言乃有序。 若解四不能闲而成屯,屯与家人则有悔矣。 益悔而通恒,犹屯悔而通鼎。 未济九四「贞吉悔亡」,下与「震用伐鬼方」相贯,谓成益通恒,恒九二悔亡,不必别系一辞矣。 以上悔亡,指家人、屯、蹇、革、既济。 咸、既济、益之悔。

节上六「苦节贞凶悔亡」,苦节者,贲成明夷,节成需,需二之明夷五,与革四之蹇初同,亦与家人上之屯三同,需悔而通于晋,晋六五悔亡,即节上六悔亡。 下申云失得勿恤。 六三「众允,悔亡」,允即信也,困成节,节成需,有言不信,悔而通晋则众信之,又与「牵羊悔亡,闻言不信」互相发明矣。 亢龙有悔,谓乾成家人,坤成屯,家人悔而通解,故家人九三「家人嗃嗃,悔,厉吉」,悔则虽厉而吉。 鼎九三「方雨亏悔,终吉」,屯以悔而通鼎,鼎有耳则仍成家人,上仍不得之屯三而成坎雨,故必方而后雨,乃不盈而亏,悔而终吉也。

困上六困于葛藟,于臲卼,曰动悔有悔,征吉。 困于葛藟,谓困二不之贲五,贲上先之困三,其孤危而臲卼固矣。 若二先之贲五成萃,是时贲上之困三成咸可也,乃不曰闲而曰动,曰动则困不成咸而成屯,是时贲已成家人,上仍不可之屯三,故悔,是悔也即亢龙之有悔也。 能有悔而屯通于鼎,鼎二之五而后鼎上征于屯三,乃为吉也。

蛊九二干父之蛊,小有悔,无大咎。 干父之蛊,谓蛊成大畜而通于萃,是由悔而无咎也,成大畜,五未刚中故小,小而有悔,巽乎盈而有悔,故于有悔上加一小字,以明示其例,谓处盈变而为亏,固称有悔,而处小变而为大,亦称有悔也。

豫六三盱豫,悔迟有悔」,传云盱豫有悔,位不当也。 盱即吁嗟之吁,其训为忧(见尔雅),谓小畜上之豫三,小畜成需,豫成小过,故有悔。 其悔也,缘不即以小畜二之豫五,迟而成需小过,始悔而变通,悔由于迟,故于有悔上加一迟字。 迟故失道而小,亦别于盈之有悔也。 有悔之义明,则无悔之义明,上之三成两既济则有悔,上之三不致成两既济则无悔。

复六五「敦复无悔」,姤二之复五,复成屯,姤上又之复三,复成既济,姤成咸,故无悔,屯与家人有悔,屯与遯无悔也。 初九「不远复无袛悔」,姤四之初,而后二之复五,则姤成家人,复成屯,不能无悔,惟不远复,则姤四不之初而二先之复五,复虽成屯,姤不成家人而成遯,以遯上之屯三,何用其悔,故无袛悔。

咸九五「咸其脢,无悔」,损二之五成益,咸四未之初,斯时损上又之三,成既济,不成两既济也,故无悔。 师成屯,同人成家人,有悔矣。 家人通解,解二之五,而家人上之解三,不成两既济,故同人于郊无悔。 睽成大壮,易而旁通于观,大壮成革,观未成蹇则革四之观初,不成两既济,故丧羊于易,无悔。 涣二之丰五,丰成革,涣成观,与丧羊于易同。 革四之观初无悔,观上之三亦无悔,故涣其躬无悔,谓丰成革,四未之涣初,则涣成观而上之三,无所用其悔也。

未济六五贞吉无悔。 君子之光,光即需「有孚光亨」之光。 宋济二之五成否,与需二之晋五同,需有孚于晋,犹既济有孚于未济。 未济成否,则既济贞吉,不云悔亡而云无悔者,谓否四之初成益,或上之三成咸也。

总之悔者,悔其成两既济。 初四从二五,则悔在三上,三上后二五,则悔在初四,若初四三上先二五而行,致成需明夷,则悔在二五。 悔则不成两既济而元吉矣。 由屯、家人、蹇、革,而成两既济,其悔无疵。 由需、明夷而成两既济,虽悔而不免于吝,故传云「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 悔有吝,有不吝,由此其分矣。

循按:悔者,有因盈而悔,有因消而悔。 因消而悔者,谓之吝。 吝《说文》作遴,难行也不能即合于道,由艰难困殆而后得也。 《系辞传》云:「爱恶相攻而吉凶生,远近相取而悔吝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 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则凶,或害之。 悔且吝。” 情实也,伪反乎情,无实也,变而通之为利,反乎利则为害,远近犹言先后缓急。 易之,谓变而通之,屯易而为鼎,革易而为蒙,是也。 既易则宜以二之五使有实,故云情近。 情宜近,谓二交五不可缓也,情近则相得,而不相得则是二不之五,而初四三上先行,故凶。 何以凶? 或害之也,或则不孚。 害则不利,如比易为大有,大有二不之五而上之比三是也。 既至于害,则情不近,虽态改悔而且不免于吝,故云悔且吝,此悔字属于吝。 盖近以相取,则无悔无吝,远以相取,则悔而且吝。 传之言吝,可谓详矣。

复初九不远复无袛悔,不远复则情近也,不远则无悔,远则有悔可知。 此有悔无悔视乎远近之说也。

蒙六四「困蒙吝」,传云「困蒙之吝,独远实也」,远实即情不近也,蒙革相错为困贲。 困九四「来徐徐,困于金车,吝终吉」,困二不之贲五,而致成需,既成需,始悔而通于晋,故徐徐,徐徐犹远也,远故吝也。 以此推之于蒙,困之吝在成需而二来之晋五,则蒙之吝,在成泰而通否,五之大乃来,蒙二不近实于五,乃成泰而泰二始实于五,此之谓远实也。

同人六二同人于宗吝,传云同人于宗,吝道也。 同人通师二,师二宜急之五,乃为情近,师二不之五,而同人四上之师初三,是不相得而或害也。 师成泰,犹蒙成泰,故同人于宗吝,吝而道,谓泰通于否也。 泰通于否而二之五,即未济二之五之比例,故云宗也。 经于睽、既济皆言宗,于既济言宗,明师成泰通于否; 于睽言宗,明师成升通于无妄。 未济二之五,即否睽二之五,即无妄也,然则师不特成泰而后通否为吝,即成升已吝矣。 同人上之师三成升,犹贲上之困三成大过,大过通颐,为贲于邱园,帛即白,束即约,贲上之困三,以约束而成巽白。 戔戔犹残残也,残残者伤也害也(释文子夏传作残残)。 大过虽通于颐,而已伤夷在前,故终吉而不免于吝。

蒙初六「發蒙,利用刑人,用說桎梏,以往吝」,謂蒙初往革四,先發蒙而後往則利,不先發而遽以初往,致成損,猶師成升,不必成泰而已吝也,故云以往吝,與屯六二往吝互明。屯之於鼎猶革之於蒙,鼎二不之五,而屯三往鼎上成恒,猶蒙二不之五,而初往革四成損,損上之三,泰也,恒四之初亦泰也。

恒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貞吝」,謂成泰也。泰上六「城復于隍,勿用師,自邑告命,貞吝」。師二先之五則無隍無邑,既成泰,泰二之五,已非初筮之告,雖變通於否,有以包承包羞,二之五,仍為告命,而上已先為無水之隍,不告於師之通同人,乃遠告於泰之通否,貞雖不凶,而不能不吝,泰之貞吝,即恒之貞吝也。

噬嗑六三「噬腊肉,遇毒,小吝无咎,腊《說文》作昔,昔肉猶昔酒,謂肉久不噬而成腊,成腊始噬之謂不噬於噬嗑五,致噬嗑成明夷有毒,而後乃變通於訟,訟二之明夷五為遇毒,小即小有言之小,吝在噬嗑成明夷,井成需,故小吝也。噬嗑未成明夷,而四之井初,井成需,噬嗑成頤為蠱二不之五而初往隨四之比例。蠱二不之五而初往隨四,隨成屯為見,蠱成大畜,下乾為父,不能孚於萃以幹父之蠱,而以大畜上之屯三,是為往見。往見則大畜成泰,故六四「裕父之蠱往見吝,其吝與萃六三互明,大畜二不之五而上之萃三,則萃如嗟如无攸利,即大畜二之五而後上之萃三為往无咎,而以其為隨四之蠱初,則亦吝矣,故往无咎小吝,師同人為乾坤之比例,隨蠱為巽震之比例,在蠱成大畜,在震坤成復,復通姤,猶大畜通萃,亦猶升通无妄,故姤上九「姤其角吝无咎,復不通姤,而三之小畜上成需,與升成泰同,故晉上九「晉其角維用伐邑厲吉无咎貞吝,貞吝指需通晉而成既濟,與泰通否而成既濟同也。惟復小畜成於巽,於是巽九三云「頻巽吝」,頻巽即是頻復,巽二不之震五,致震成復,而輾轉旁通以姤其角,所以為吝,在頻巽稱吝,在頻復稱厲无咎,在姤其角稱吝无咎,在晉其角稱厲吉无咎貞吝,而傳於姤上九稱上窮吝,於巽九三稱志窮,皆互相明者也。蒙二之五成觀,在蒙為童蒙,在觀為童觀。以革四之觀初,觀成益,革成既濟,則无咎。以大壯四之觀初,觀成益,大壯成泰,則吝,所謂小人无咎君子吝也。益泰相錯為復小畜,姤其角,所由吝也,故復通姤之吝,猶泰通否之吝,而泰通否既濟猶需通晉,則晉其角之吝,亦猶姤其角之吝矣。

解六三「負且乘,致寇至,貞吝」,謂成泰而通否。《繫辭傳》謂之上慢,遠故慢也。家人與解通,解二之五,而後家人上之解三,可也,解二不之五,而家人上之解三,此解所以「負且乘,致寇至」。家人九三「婦子嘻嘻,終吝」,即指解之吝也。

未济成泰为「小狐汔济,濡其尾」,初六「濡其尾吝」,九二「曳其轮贞吉」。 既济初九「曳其轮,濡其尾,无咎」,泰通否为曳其轮,虽贞吉而不免于吝。 咸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往吝」,巽为股,损二之五,上巽成益,咸益相错为随,是为执其随,若不咸其股执其随,而损三往上成泰,与恒初之四同,故往吝。 损为未济四之初,即为革四之蒙初,蒙初六以往已吝矣,而又成泰,为困蒙。 咸九三之往吝,指损成泰,与濡其尾之吝同,即与困蒙之吝同也。 大过九四,栋隆吉,有他吝,栋隆者,大过二之颐五也。 若大过二不之颐五而四之初成需,则二不能近实于颐五,而必旁通于晋,是为有他,有他则吝,以其远也。

《系辞传》云「忧悔吝者存乎介」,介即介疾、介于石之介。 兑九四「商兑未宁,介疾有喜」,何为介疾? 兑成革,艮成蹇,革四未行也,此正宜改悔之时,此悔存乎介也。 乾成小畜,坤成复,不相得,而小畜通于豫成咸,为介于石不终日。 小畜之通豫,犹复之通姤,此吝存乎介也。 传又云「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忧即既忧勿忧之忧,虞即虞吉无虞之虞,能虞而后能悔,因忧而乃致吝,凡云介,云或,云害,云忧虞,云远近,皆举经文所有以赞明之,说者以介为纤小(韩 伯、干宝),以远为乾,近为坤(虞翻),或以远为应,近为比(崔憬),以阳取阴生悔,阴取阳生吝,情感伪生利,伪感情生害(虞翻),皆望文生意,求之经文传文,未有能合也, 惟明乎元亨利贞,而后明乎悔吝,悔吝者不能元亨利贞,而变而通之以归乎元亨利贞者也,能悔吝则不致有大过,故震无咎者存乎悔,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

吉凶

循按:易首元亨利贞,次则吉凶悔吝,传云:「吉凶者,失得之象也。」 元亨利则得,不元亨利则失,故元亨利则吉,而贞则有吉有凶,三百八十四爻,言凶者仅五十七(彖五爻五十二),言吉者一百四十四(彖二十三爻一百一十一),盖人性皆善,失可变而为得,始虽凶,一经悔吝,凶仍化而为吉。 易之为书也,圣人教人迁善改过,故吉多于凶,悔吝亦吉也。 是吉处其三,而凶处其一,说者以悔吝为凶,非也。 传云:「方以类聚,物以羣分,吉凶生矣。」 又云:「辨吉凶者存乎辞。」 又云:「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 又云:「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 吉凶悔吝,生乎动者也。 辞因动而系,由动而失,亦可由动而悔,迷复凶,有灾眚,以其成明夷也。 乃明夷六爻不言凶,而六二言吉,九三言得,六五言利,以其悔而变通于讼,故讼九五元吉,初六六三终吉,九四安贞吉,九二无眚,是凶至于成明夷,一经悔吝即化为吉也。 归妹征凶,以其成大壮也,乃大壮初九称征凶,以明即归妹之征凶。 而九二直称贞吉,九四称贞吉悔亡,六五称无悔,上九称艰则吉,皆以其能变通也。

易虽言凶,必言其变通以复于吉,惟成两既济,则为终凶,为贞凶,乃不可救药,所谓终止则乱也。

版权: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iyunzhai.com/13126.html

相关推荐

书名:《易通释》 作者:焦循(清) 其他著作:《易章句》、《易图略》 版本:钦定四库全书 电子书…

2,935

循承祖父之学,幼年好易。 忆乾隆丙申夏(1776),自塾中归,先子问日所课若何? 循举小畜彖辞,且…

2,069

夫絪緼构象,垂策者牺。 苞符献征,通灵者牙。 事既当文,辞且逮旦,然而演命于孔道,经备矣。 慨自…

4,904

易通释卷一 雕菰楼易学之三 江都焦循学 元 循按《易》之言元者二十四卦(乾、坤、屯、讼、比、履、…

6,779

易通释卷二(雕菰楼易学之三) 江都焦循学 悔 循按:易爻称悔者二(家人九三、鼎九三),有悔四(干…

2,699

厉 循按:厉之见于彖辞者一(夬),爻辞称厉者二十六(震六二、六五,遯初六、艮九三、小过九四、既…

11,377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

助力内容变现

将您的收入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15689987323

客服邮箱

3131816650@qq.com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手机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