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循《易通释》 2024年09月9日
17,329 浏览

循按:《系辞传》云:「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 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 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 又云:「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 贵贱之等也。」 卦成于三,而三必从五,先三后五则凶,先五后三则有功。 五非三功不成,三非五功不立,故功在三,实在五也。 彖传称往有功者五(需蹇渐坎解),皆以三上从二五言。 而功之称于经文者,惟随初九出门交有功一语。 谓蛊二先之五,而后上之随三,蛊成蹇,随成革,为有功。 革又孚于蒙,为明功,所以明此出门交之功也。 坎彖传言往有功,离上九传言以正邦,蹇彖传以往有功与以正邦连言,渐彖传亦以往有功以正邦连言,在蹇谓升成蹇而通睽,在坎谓坎成蹇而通睽,在渐谓渐成蹇而通睽。 升二之五,而无妄三上从之成蹇,革与坎二之离五,而三上从之成蹇革同,渐成蹇通睽,则以睽二之五而三上从之成革,为往有功。 渐之成蹇,由于上之归妹三,在归妹成大壮,原凶而无功,而传以蹇之往有功,明其成蹇通睽,睽进而得位,其往乃有功。 则此时成蹇,未进而得位,正是无功,下云「进以正,可以正邦」,则谓睽二之五,而蹇初从之成既济,盖往有功皆谓三从五成蹇革,以正邦皆谓蹇革变通而成既济,传以往有功以正邦为钚贯,以明其同也。 大壮蹇相错为需小过,需彖云「利涉大川,往有功也」,此往有功,与渐彖传之往有功互明,蹇通睽,即需通晋,利涉大川,则晋已成益而通恒,乃恒成咸 ,益成既济,正是蹇革之所错,往有功而成咸既济,即是往有功而成蹇革,既明需通晋,为蹇通睽之比例,又明恒二之五而益上之三,为坎二之离五,而离上之坎三之比例也。 其小过大壮,则于解彖传赞之云「有攸往夙吉,往有功也」,谓解成咸,解家人相错为丰涣,涣二之丰五而三从之成蹇革,与大壮通观成蹇革同,亦与小过通中孚成咸既济同,涣通于观,丰近于小过也。 凡五言往有功,其钏贯之妙如此。 解之往有功指丰涣,故涣彖传传赞云「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乘木二字,亦用以赞中孚之利涉大川,皆隐与解传互明,?六四传云「田获三品,有功也」,田获三品即解之田获三狐,明有攸往夙吉,即是田获三狐,田获三狐即是家人成既济,解成咸,传之屈曲相明,可谓详矣。 惟坎二不之离五,而先成需明夷。 需二之明夷五成两既济而终,则无功。 坎六三传云「来之坎坎,终无功也」,未成需明夷则先成丰井,通于噬嗑,则缫井,不通于噬嗑而丰四之井初则「汔至亦未缧井,羸其甁」,此来之所由坎坎也。 传云「未有功也」,尚未来之坎坎,故不云终无功,而云未有功也,盖需二不之明夷五,尚可变通而有功也。 传称大无功二,其一恒上六传云「震恒在上,大无功也」,谓恒二不之五而益上之三也,其一师六三传云「师或舆尸,大无功也」,谓师二不之五而同人上之师三也。 同人上之师三,为蛊上之随三之比例,恒二不之五而益上之三,为离上之坎三之比例,而皆大无功,则坎之往有功,即随之交有功也。 蒙彖传云「蒙以养正,圣功也」,成蹇革则有功矣,然必变而通之,以养正其功,圣犹通也,圣功犹云明功,有功而不变通,则仍归于凶。 师上六传云「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师成屯,同人成家人,斯时承其家必旁通于解,解二之五,而后家人上之解三,家人成既济与养正同,但蒙以有功而养正,家人以正而有功,故云以正功也。 此与田获三品之有功又互明矣。

循按:孔孟皆重权。 孔子云:「可与立位可与权。」 孟子云:「执中无权,犹执一也。」 桓十一年《公羊传》云:「权者何? 反于经,然后有善者也。」 《系辞传》云「巽以行权」,又云「巽称而隐」,又云「巽德之制也」。 称即是权。 (大传立权度量。 注权称也。 )制即谦以制礼之制。

乾二不之坤五,而上之坤三,以卑踰尊,以贱僭贵,无礼已甚,所谓轻也。 君子变通之以谦孚履,则上下辨,民志定,轻化为重,所谓「裒多益寡,称物平施」,明指出称字,可知此之谓权,彼之所轻,吾则重之,彼之所薄,吾则厚之。 此谦以制礼之权也,所以知轻重。 吾知其轻重,因而平之,裁成辅相,全赖乎此。 巽上之震三成丰井,犹乾上之坤三成谦夬,井变通于噬嗑,则辨义。 辨义即履之辨上下,三先于五成谦井,犹三先于五成大过,传云「茅之为物,薄而用可重也」。 用者庸也,更变也,成大过则薄变而通颐则可重。 薄而可重,所以行权也,其属之巽者,巽之义为顺(见广雅),顺在坤为承天而时行,巽以行权,即承天而时行,为行权。 巽之义为逊,逊则不执一,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天不执一,天之权也。 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圣人不执一,圣人之权也。 权由失道而补救之,则隐而称,权由当位而变通之,则称而隐,先庚三日成蹇革,则变通于睽,是为后庚三日。 蹇反身而通睽,是为反经。 不反经而蹇初之革四成两既济,其道穷。 反经而道乃不穷,是反于经,然后有善也。 推此而家人反身于解,屯反而夕惕于鼎,皆行权也。 大过通颐,大过成既济,颐成益,为拂经,拂经者辅弼之以为经也,此时称之,则益宜反而通恒,益不反而通恒遽成既济,在颐为颐征凶,在益为立心勿恒凶,立谓成既济,心勿恒谓不通于恒,不通于恒是不能反经,虽能立亦凶,所谓可与立,未可与行权也。 夫权者,所以元亨利贞也,盈则以反经为权,失道则以制礼辨义为权。 用以自救其过,即用以寡天下之过,执一则害道,变通则道不穷,行权者,变而通之也。

循按:乾上九文言传云:「贵而无位,高而无民。」 谓乾成家人,上巽为高,即宜变通于解,不通于解,故高而无民,君贵民贱,君孚民则贵。 屯初九传云:「以贵,大得民也。」 贵谓屯五,贱谓鼎五,舍屯五之贵而通鼎五之贱。 鼎五民也,二之五则大得民。 民在泰五,则通于否,而裁成辅相以左右之,民在谦五则通于履以辨上下,定民志。 民在临五则通于遯,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大过二之颐五,养贤以及万民,民在颐五,贤在大过二,贤人在下位也。 大过二养于颐五,则养贤而贤人有辅,万民者非一民也。 颐五之民养成益矣,变通于恒,恒五亦民也。 恒二之五,则民说无疆,故及万民。 民说则万民服,谦通履,履成益通于恒,传云:「劳谦君子,万民服也。」 谓由谦五以及恒五也。 观九五观我生传云观民也,大壮五为民,二之五则观民,而民化。 剥上九「君子得舆」传云「民所载也」,剥五本是民,夬二之剥五,五为君子,以阴载阳,故云「民所载也」。 复五民也,姤二不之复五,有民而无鱼,故经云「无鱼」,而传以「远民」赞之。 豫五民也,小畜二之豫五而上应之成咸,四不之初,故刑罚清而民服。 兑彖传云「说以先民,民忘其劳」,先民者,以民为先,民指艮五,谓兑二先之,艮五而三上后应之成蹇革,兑成革而通蒙,是因先民而说,故云「说以先民」,说,解脱也。 不能先民,则艮上先之兑三,成谦夬,夬二之谦五,上成坎则劳,不成蹇而成渐,故民忘其劳。 谦通履,则以劳谦而民服,两劳字互明。 井传云:「君子以劳民劝相。」 离上之坎三成井,犹艮上之兑三成谦,谦通履,成蹇无妄,为劳谦。 井二之噬嗑五成蹇,无妄为劳民,其义一也。 劝即子庶民则百姓劝之劝,孟子云:「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劝乐之。」 (依孙宣公音义)劝谓井二之噬嗑五,相谓上下皆应。 《系辞传》云「井以辨义」,又云「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 巽成井,震成丰,民为非矣。 井通噬嗑,明罚勑法以禁之,则不致,又成需明夷,至于劳民而民劝,则所以转移而变化之者深矣。 兑艮成节贲,犹震巽成丰井,节通旅,仍先以节二之旅五,则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艮五民也,旅五亦民也。 艮成贲则害民,旅成遯故不害也。

君子小人

循按:经文并称君子小人者六(革上六,大壮九三,剥上九,观初六,解六五,遯九四),单称君子者十四(坤彖、否彖、同人彖、谦彖、乾九三、屯六 三、小畜上九,谦初六、九三,观九五、上九,夬九三,未济六五,明夷初九),单称小人者三(师上六,大有九三,既济九三),通而核之,皆以五之刚柔为别,钢居五则为君子,柔居五则为小人。 试以其并称者言之。

未成观为小人,既成观为君子。 何为未成观? 蒙二未之五也,夬二未之剥五也。 在蒙剥则欲其为观,在观则欲其变通于大壮,大未壮,小人也。 大已壮,成革,君子也。 既成革,又欲其变通于蒙而成观,观大壮,革剥四卦,并称君子小人,其义一贯。 观初六童观,即蒙之童蒙也。 由蒙而成观,是由小人而成君子,初六九五上九三称君子,皆指观。 初六小人,则指蒙也。 大壮为小人,则宜用壮,用壮谓二之五成革也,成革则为君子。 用罔,谓四之观初成益也,蒙二方之五,尚与革系,则革四之蒙初,为小人无咎,蒙已成观,观为君子,大壮尚是小人,不用壮,而节以四之观初,观成益,大壮成泰,故吝。 盖蒙与革通,革为君子,蒙为小人,大壮与观通,观为君子,大壮为小人,蒙成观,是小人已进为君子,故革四之蒙初,在蒙无咎,大壮未成革,是小人未进为君子,故观初之大壮四,在观为吝,大壮已进为君子,则四之观初为用罔,即观之观我生。 观不吝而无咎矣。 夬二之剥五,在剥为小人,犹童观之小人。 剥成观为君子,即观我生之君子。 得舆之舆,即壮于大舆之轿之舆。 剥已成观为君子,则孚于大壮而得其所壮之舆,必俟大壮用壮,观上乃可之三。 若虽成观,仍系于夬,则犹是剥,犹是剥则仍是小人。 既夬二已之剥五,则不俟大壮用壮,而上即可之三成蹇,是为剥庐。 革上六「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君子谓蒙成益,益通恒,恒为小人,则益为君子,小人谓蒙,二方之五,仍系于革。 革为君子,则蒙为小人。 蒙二既之五,则革四可之蒙初成益,是为革面,即童观之小人无咎也。 益为君子,必变通于恒,恒二之五,而益上乃可征三,是为豹变。 若方革面而不豹变,则益上之三为征凶矣。 革通蒙成观,观通大壮成革,其君子小人,迭相交易如此,推之于家人,则家人为君子,通解为小人,解成萃为君子,又通大畜为小人,推之于屯,则屯为君子,通鼎为小人。 鼎成遯为君子,又通临为小人,解六五,君子维有解,有孚于小人。 传云:「君子有解,小人退也。」 君子指成萃,小人指未成萃,而家人孚之也。 遯九四「好遯,君子吉,小人否」,传云「君子好遯,小人否也」。 君子指成屯,小人指临二不之五,而遯成既济也。 于解称君子小人,以例萃大畜。 于遯称君子小人,以例屯鼎。 遯解两卦,亦互明也。 坤彖君子有攸往,则兼指屯蹇,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专指屯,即屯六三君子几之君子。 屯为君子,则三不可往,鼎未成君子也。 小畜为君子,则上不可征,豫未成君子也。 君子舍之,舍其为君子,而孚于小人也。 君子征凶,自恃为君子,而不能孚于小人也。 否为君子,宜孚于泰,泰二不之五,而否自成既济,而贞固自以为君子,自以为贞,乃不能通于泰。 泰为匪人,匪人由于否之,则否自为君子贞,何利之有。 故不利君子贞。 泰犹师也,否犹同人也。 师二之五,而后同人上之师三,为同人于野,如是则利君子贞,所为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也。 泰之于否,犹需之于晋,需二之晋五成否,与未济二之五同,需彖云「有孚光亨」,未济六五「君子之光」,谓成否,否为君子也。 否为君子,则泰为小人,否不自贞,而以包泰之羞,俾得进为君子,此小人所以吉而天地所以泰也。 小人得君子包之,则进为君子,小人为君子所否,至于成匪人,小人不吉,则君子不利,君子指否,小人指泰也。 小过四垂于初,犹乾四之坤初,中孚上往于三,犹乾上之坤三。 小过坤,小人也。 中孚干,君子也。 小过初四既行而成明夷,则中孚二不可食于明夷五,故云君子于行,三日不食,坤未成明夷,先成谦,谦以卑踰尊,小人之轻薄者也。 履以君子通之,制礼以辨上下,于是尊而光,卑而不可踰,以轻薄之小人,化为有终之君子,不特谦之轻化为厚,且谦而又谦,益通于恒,亦化为君子,不致无所容而或承之羞。 经之单称君子者如此,同人为君子,师为小人,比为君子,大有为小人,大有成同人,而后上之比三,可也。 二未之五成同人,小人也。 则上不可之比三,凡上之三为克,故云小人弗克。 师成屯,小人进为君子矣。 既开国则承家,承家,家人通解,屯通鼎也。 鼎二之五,成君子,屯三乃可之鼎上,若二未之五,仍是小人,则屯三不可用,故云小人勿用。 家人通解亦然。 家人以君子有孚于小人,必小人进为君子,家人上乃可维于解三,未成君子,未可维矣。 既济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谓未济成益而上之三也。 益必通于恒,恒二之五为君子,而后益上,乃可之三。 若恒二未之五,仍是小人,则益三不可用,益之通恒,犹屯之通鼎,故亦云小人勿用。 经之称小人者如此。 孔子于泰否两传,畅发其义,泰传云:「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否传云:「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 否泰为乾坤之相错,内君子,外小人,内乾外坤也。 内小人,外君子,内坤外乾也。 小人在外,宜进而变为君子。 君子在外,宜退而孚于小人,所以为一阴一阳之道也。 在泰宜以二之五为君子,二之五为君子,则道由此而长,不以二之五仍为小人,则道由此而消。 故云「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在否宜通泰,孚于小人,通泰孚于小人则道由此而长,不通泰自以君子贞,则道由此而消,故云「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 又于剥观夬三卦赞之,剥彖传云:「剥,剥也,柔变刚也,不利有攸往,小人长也。」 观初六传云:「初六童观,小人道也。」 《杂卦传》云:「夬决也,刚决柔也。 君子道长,小人道忧也。」 (李鼎祚集解作「小人道消」。 )柔变刚与刚决柔互相发明,刚决柔则夬二之剥五,夬二所以之剥五者,以刚决柔,剥成君子,则道由此而长。 刚不决柔,剥仍为小人,则道由此而忧也。 推之柔变刚,则剥旁通于夬,剥所以旁通于夬者,以柔变刚,则夬孚于小人,而道由此而长可知也。 柔不变刚,则夬不孚于小人,而道由此而消亦可知也。 小人长三字,即是小人道长,小人道长即是君子道消。 夬剥两卦,一赞于彖传,一赞于杂卦传,遥相鍼对,鸠而观之,其义可见。 惟夬方通剥,剥方变夬,而夬二尚未之剥五,则夬四不得往剥初,剥三亦不得往上,故经云「不利有攸往」,而传以小人长赞之,赞不利有攸往,正是申明柔变刚,犹以君子道长,小人道忧,申明刚决柔也。 泰孚否即是柔变刚,泰二之五即是刚决柔,于泰言君子道长,又于夬言君子道长,于否言小人道长,又于剥言小人长。 传文每互相发明,泰以例剥,夬以例否,是否宜孚小人,而泰即宜进为君子也。 是泰宜进为君子,而否实先宜孚于小人也。 合观剥夬两卦,以例否泰,杂传明以刚决柔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之注脚,则知泰二未之五,犹夬二未之剥五,在剥不利有攸往,在否不利君子贞,泰二未之五,则否上不可之三,犹夬二未之剥五,剥上不可之三也。 泰二已之五,则否四可之初,犹蒙二之五,革四可之蒙初也。 故缘观初六「小人无咎,君子吝」而赞之云「小人道也」。 小人道谓在小人,则合乎道也。 惟蒙为小人则以成观为合道,若观为君子,则又以孚大壮为合道,蒙成观,君子道长也。 观通大壮,小人道长也。 小人成君子,而小人乃无咎,君子孚小人,而君子乃无咎也。 《系辞传》云:「负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 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之矣。” 此谓解成泰,小人在上,君子在下,以柔乘刚,为道之大悖。 蜀才崔憬之流,乃以此天翻地覆之卦,为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即指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而圣人财成辅相之道,遂莫能明。 解未成泰先成临,临通于遯,则君子以远小人,谓临二先之五,不使成泰,为小人乘君子之器,遯不能远小人,乃上之临三成泰,岂成泰转谓之君子道长乎。 惟君子孚于小人,则仁覆天下,惟小人化于君子,则天下归仁,君子自为君子,乃成亢龙之灾。 小人长为小人,则积灭身之罪,两相交则治,两相离则乱,此易之道也。

相关推荐

书名:《易通释》 作者:焦循(清) 其他著作:《易章句》、《易图略》 版本:钦定四库全书 电子书…

2,962

循承祖父之学,幼年好易。 忆乾隆丙申夏(1776),自塾中归,先子问日所课若何? 循举小畜彖辞,且…

2,098

夫絪緼构象,垂策者牺。 苞符献征,通灵者牙。 事既当文,辞且逮旦,然而演命于孔道,经备矣。 慨自…

4,929

易通释卷一 雕菰楼易学之三 江都焦循学 元 循按《易》之言元者二十四卦(乾、坤、屯、讼、比、履、…

6,808

易通释卷二(雕菰楼易学之三) 江都焦循学 悔 循按:易爻称悔者二(家人九三、鼎九三),有悔四(干…

2,727

厉 循按:厉之见于彖辞者一(夬),爻辞称厉者二十六(震六二、六五,遯初六、艮九三、小过九四、既…

11,406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

助力内容变现

将您的收入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15689987323

客服邮箱

3131816650@qq.com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手机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