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循《易通释》 2024年09月9日
0 收藏 0 点赞 2,699 浏览 7831 个字

易通释卷七

雕菰楼易学之三

江都焦循学

包容

循按:易之言包者四卦,泰否蒙姤 。 否六二包承,六三包羞。 恒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传云「不恒其德,无所容也」,明以容字赞包字。 恒与益通,二先之五,而益上应之,有所容也。 乃二不之五,而四之初,益承之而上之三。 恒成泰,益成既济,所为或承之羞也。 所以或承之羞者,以无所容也。 既承羞而为泰,一旦改移而变通于否,则向以无所容而承之羞者,今则有以包其承,包其羞,是无所容之容,明为包承包羞两包字之训。 恒二不之五,则五虚而无实,是之谓荒,荒犹妄也,妄即亡也,所以承之羞者在此。 既包承包羞,即所以包荒,恒本刚柔皆应,既无所容而成泰,遂上下无应,更无所容。 既包荒,则二之五而否应之。 「其亡其亡,系于包桑」,桑指否四之初成益,非包则无此桑,非此桑无以为包,故云包桑。 恒益相错为震巽,恒四之初,为震四之巽初之比例,震四之巽初,巽成小畜,震成复,恒成泰无所容,震成复亦无所容矣。 泰变通于否,复则变通于姤,姤二之复五为包有鱼,亦为以杞包瓜,复之不远复,即泰之不遐遗,九四又反其辞以明之,姤二不之复五而四之初,仍巽二不之震五而震四之 巽初,包无鱼即是无所容也,震四之巽初,与乾四之坤初同,传于师赞云容民,师二之五,即乾二之坤五之比例,师三不之五而同人四之师初成临,即乾二不之坤五而四之坤初成复之比例,故于临赞云容保民,泰包于否,复包于姤,临包于遯,一也。 传既以无所容,赞恒之成泰,又以无所容赞离之成明夷,离上之坎三成丰井,即家人上之解三成恒,丰变通于涣,则有所容,乃不变通而丰四之井初,即恒四之初也,即或承之羞矣,无所容矣。 然恒成泰而通否,仍可包承包羞,丰成明夷,不通讼,而需二之明夷五,则突如来如而终无所容矣。 离四之坎则成节贲,贲上之节三,其不顺与丰四之井初同,贲困相错为革蒙,贲之包于困,即革之包于蒙,蒙九二包蒙为离之成贲言之也,贲包于困,节则包于旅。 《序卦传》云「旅而无所容」,谓旅四之初仍成贲也。 旅四之初仍成贲,犹姤四之初仍成小畜。 旅之无所容,又为包无鱼而赞也。

系牵引茹

循按:易称系者三(姤否无妄),称系者三(坎遯随)。 系即系,亦即世系之系,《尔雅》:「续,系,继也。」 凡称系即继善续终,故旁通不穷,乃谓之系,莫详于随。 六二「系小子失丈夫」,六三「系丈夫失小子」,系小子谓渐与归妹系,则不与随系,故先丈夫。 系丈夫谓蛊与随系,则不与归妹系,故失小子。 小子即渐初六「小子厉」之小子也,与渐相系,则为归妹与随相系,则为蛊,蛊成渐则不与随系。 归妹成随则不与渐系,盖两卦旁通则相系,变则所系亦变,经于随自示其例也,随与蛊系,然必蛊二之五,乃为继续,故上六拘系之,谓蛊二之五成渐,下艮为拘,而后随三乃之蛊上以从之也。 既成渐与归妹旁通,又必归妹二之五以系之,归妹不成随而成临,旁通于遯,为系遯。 姤初六系于金柅,谓四之初成小畜,与豫相系也。 柅犹泥,小畜成需,坎水在上,则为泥,未成需,方成小畜,巽木在上,则为柅,泥从水,柅从木也。 与豫通则贞吉,传以柔道牵赞之。 牵即小畜牵复之牵,谓与豫相牵成既济则贞吉,与介于石贞吉同,若不与豫牵,仍以二之复五成屯,则见凶矣。 《说文》「杘,篗柄也,或从木尼声」,又云「檷,络丝檷也」,读若柅。 棹柅杘三字通,又竹部「篗,收丝者也」,收丝者,丝之所旋,姤巽绳在下,小畜巽绳在上,干为金,以巽绳之在干下者,旋而在干上,如丝之旋,其象为篗柄。 坤为柄,巽绳与乾金相上下,而实为豫二坤柄所系。 姤绳在下,则复柄在上,小畜绳在上,则豫柄在下,故云系于金柅。 取象之精,未可以言解也。 以牵赞系,系即牵矣。 小畜九二牵复吉,传云牵复在中,亦不自失也。 坤成复乾成小畜,失矣。 复牵于姤,姤二之复五,为复小畜牵于豫。 小畜二之豫五亦为复,故牵复吉。 复姤相错为升无妄,升与无妄系,升成既济,无妄成益,则不相系。 易辞多用到,系之牛,则升二之五,与无妄相继续也。 系而成益,又必系之于恒,故云或,或者不孚也。 系之牛犹拘系也。 拘系而成蹇,则上穷。 系牛而成益,则邑人灾,其义一也。 乾上之坤三成夬,与乾四之坤初成复,同一失道,夬通剥,而剥成蹇,夬成革,即随之拘系也。 革改而系于蒙为牵羊,则悔亡矣。 惟革上之羊,牵而通蒙,则四不行之蹇初,故次且。 夬成革宜牵于蒙,姤成咸则宜牵于损,未牵于损则四亦不可行,故姤九四传云,其行次且,行未牵也。 否与泰系,泰五亡矣。 系于否,于是泰成既济,否成益,故系于包桑。 坎与离系,则坎二宜之离五。 而三之离上,离成丰,坎成井,虞仲翔云「徽纆索也」,刘表云「三股为徽,两股为绪」,皆索名,以系缚其罪人。 井下巽为绳,丰用岳而坎下成巽绳,是徽纆也。 在泰系否而成既济益为包桑,则系之而当者也,在坎系离而丰井为徽绫,则系之而失者也,可互明矣。 牵亦同于引(见《尔雅》),夬剥相牵为引兑,萃大畜相牵为引吉,大畜萃相错为夬剥,故用两引字相贯,明兑成夬,孚于剥,为引兑也。 泰初九否初六皆云拔茅茹以其汇,茹之训郑康成以为牵引,虞仲翔以为芧根。 茹为茅根,别无可证。 《公羊传》「获莒挐」,《释文》挐本作茹,挐之训为牵引,见《说文》。 郑以茹为挐之假借。 否成益,泰成既济,不可相系,益当牵引于恒,所谓茹以其汇。 茹以其汇,犹云系以其类也。

循按:《广雅》维,隅也。 《大射仪》「中离维纲」,注云:「候有上下纲,其邪制躬舌之用者为维。」 二五为中,则初四三上为隅。 三之上,环五而为之隅,三上所以维五也。 蛊二之五有艮为拘,然后上之随三维之,故云乃从维之。 坎二之离五为心,然后三之离上维之,是为维心。 离成同人,坎成比,比同人相错为既济否,为需二之晋五之比例。 晋上九「晋其角,维用伐邑」,晋角伐邑,皆谓上之三,而用一维字,则需二已先之晋五为中,而上之三以维之,非先有中心,不可谓之维也。

循按:蒙初六「發蒙」,豐六二「有孚發若」。渙二之豐五,豐成革,渙成觀,與蒙二之五同。豐傳云「信以發志也」,大有六五傳亦云「信以發志也」。大有「厥孚交如」,謂成家人也。家人解相錯,即是豐渙,大有之信以發志,謂解二之五。豐之信以發志,謂渙二之豐五,乃傳又贊於坤六三云「含章可貞,以時發也」,謂成屯,旁通於鼎。發之義同於開(《廣雅》),亦同於見(《禮器》注),見猶著也,故《雜卦傳》贊之云「屯見而不失其居,蒙雜而著」。

顚 窒 慎

循按:《杂卦传》云「大过顚也」,大过经文不言顚,而颐二四两爻皆称顚,传以顚赞大过,所以明顚颐之吉,谓大过二之颐五也。 大过二之颐五,何以为颟? 颢填阗古字通,《玉藻》「盛气颢实扬休」,注云「颟读为阗」,正义云「颡,塞也」。 《尔雅》「煮填枣」,《释文》填本或作[真真],[真真]即颠字。 五不当位则空虚,颐五空虚,大过二填实之,故为颟颐者,噬嗑四之井初也。 井噬嗑相错为屯鼎,鼎二不之五而四之初,成大畜,即噬嗑四之井初成颐之比例,不俟四之初而二先之五不为颠颐,而为颠趾,趾即止,艮止也。 四不之初,则二填于五成遯,下艮,故因填而得趾也。 颠之义,与窒同。 剥五未实,而夬四之剥初,为「虎视耽耽,其欲逐逐」。 逐逐,远也,谓不能填其欲于剥,致成颐,而填之于大过,故为远也。 损二之五,为大过二之颐五之比例。 损之窒欲,即窒颐五之欲,取其欲逐逐之欲,而加以窒字,明以窒赞颠。 颠颐即窒欲也。 窒字讼彖言之,谓二之明夷五也。 明夷者,颐上之三也。 未成颐而鼎颠趾,未悖也。 既成颐而不能颠,致成明夷,道大悖也。 道大悖而有孚窒惕,犹化凶为吉。 李鼎祚引虞氏义以颟为殒,马融以窒为踬,皆失之矣。 经言颧言窒言实,传则赞之以慎。 《释文》窒欲之窒,陆作眘,眘即古文慎字。 慎从眞声,与颟同。 《尔雅》训慎为诚,诚实也,填亦实也。 鼎二之五为颟趾,为有实,六二传云「慎所之也」,慎字即赞有实之实,与颣趾之颣鼎二之五为节二之旅五之比例,传赞旅云「明慎」,《系辞传》赞节初九云慎密,慎谓旅成遯,即鼎成遯也。 鼎四之初成大畜,大畜屯相错为需颐,颐通大过则慎言语,需通晋则敬慎不败。 需二之晋五为未济二之五之比例,未济传云「君子以慎辨物居方」,传既以慎饮食赞颐,《系辞传》又赞大过初六云「藉之用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必大过二之颐五,乃为顚即乃为慎,故于颐大过两卦并言慎以明之。 必讼二之明夷五乃为窒,必需二之晋五乃为慎,皆与未济二之五同,故以未济之慎明需之慎,即以需之慎明讼之窒。 大过不颥颐,则四之初成需,讼不窒明夷,则四之初成中孚,《系辞传》赞中孚九二云「可不慎乎」,与赞大过慎之至正相发明。 鼎二之五,犹姤二之复五,坤六四括囊,谓坤成复通姤,姤二之复五也。 坤传云「括囊无咎,慎不害也」,慎通顺(升传「以顺德」,《释文》「本又作慎」。 《系辞传》「慎斯术也」,《释文》「慎本作顺」。 《诗》应候顺德《义》言定本作慎德。 《孟子》「王顺」《古今人表作「王慎」,其见于经子注疏者不一。 )慎不害即顺不害,不言顺言慎者,明咸之顺不害,即损之窒欲而互以通之也。

循按:易之言塞与窒不同,鼎九三「耳革其行塞」,塞者不通也。 鼎二之五而上之屯三,通而不塞也。 乃四先之初,而二之五成家人,不复可与屯通,故其行塞。 行谓四行之初也,节二之旅五,与鼎二之五同,亦通而不塞也。 若旅四之初成贲,亦其行塞矣。 旅四之初是为出户庭,出户庭则塞而不通,不出户庭则通而不塞,故节初九传云「知通塞也」,塞字即赞其行塞之塞。

循按:大壮上六,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不言进而言遂者,《春秋谷梁传》云「遂继事也」,又义同于成,《广雅》训为竟,以继事而兼成,惟需二之晋五,讼二之明夷五,及泰通否而二之五,泰明夷需成既济,则为成为竟。 晋讼成否,上下应之,则成而继事者也。 凡易言遂,指失道成泰而通否,失道成明夷需而通讼晋也,渐上之归妹三成大壮蹇,渐初之归妹四成家人临,在大壮成革,则退而通蒙。 今二不之五而四之观初,不成革而触藩成泰,故不能退,即宜以泰通否而为遂。 若不通否,则是既不能退,又不能遂,故无攸利。 若大壮成革则能退而无所用其遂矣。 家人通解,犹革通蒙也,家人上之临三,与大壮四之蹇初同。 既成泰则宜遂,今家人通解,二之五为中馈,则无所用其遂,故云「无攸遂,在中馈」,谓所以无攸利者,在解二之五中馈也。 解不中馈,而家人上之解三,则成恒,恒既济相错,为丰井,即为巽上之震三之比例。 丰四之井初,即恒四之初,亦犹家人上之临三,家人上先之解三成恒,恒四又之初,犹解四先之初成临,家人上又之临三成泰,大壮四先之观初成益,益上又之三,犹观上先之三成蹇,大壮四又之蹇初成泰,大壮解成泰,犹井困成需,何也? 困二之贲五成家人萃,与家人通解而解二之五同,即与涣二之五同。 涣成观,丰成革,即大壮通观而大壮成革,观革相错即家人萃,皆无攸遂者也。 惟困二不之贲五,而贲上之节三,则不成家人而成需,亦惟涣二不之丰五,而丰四之井初,则不错家人萃而成需,丰四之井初是为井泥,即是需于泥,惟需通晋而二之晋五,故遂泥,遂泥者,先有泥而后遂之也。 传于困赞之云,君子以致命遂志,困成需,犹井成需。 需通晋而二之晋五,则遂志遂泥,需不通晋,二不之晋五,则不能遂。 推之大壮成泰通否而二之五,则亦遂志可知,巽上先之巽之震三成丰井,相错为恒既济,即家人上之解三之比例,巽之初先之震四成复小畜,相错为泰益,即大壮四之观初之比例,经以不能遂、无攸遂、震遂泥三遂字互相发明,而传赞之以遂志,知泥为需,遂为需通晋,则知无攸遂者,以其未成需泰也。 不能遂者,以其成需泰而未能变通也。 微矣哉。

养育字 饰

循按:《杂卦传》云「颐养正也」,蒙彖传云「蒙以养正,圣功也」,鼎彖传云「圣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养圣贤」,大畜彖传云「不家食吉,养贤也」,又于颐彖传详言之云:「颐贞吉,养正则吉也。 观颐,观其所养也。 自求口实,观其自养也。 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 养之义同于育,归妹二先之五,而后四之渐初,则妇孕而育,归妹二不之五而四之渐初,犹鼎二不之五而四之初,鼎二之五为养贤,四之初成大畜则不能养贤,盖乾成家人,坤成屯,己盈不可久。 家人上之屯三成两既济,正则正矣,而绝而不续,终而无始,故必旁通于鼎,乃为养正。 养正者,养而后正也。 若鼎四之初成大畜,大畜二之五仍成家人,以家人上之屯三,仍是绝而不续,终而无始,不可为养贤,经于大畜明示其义云「不家食吉」,欲其鼎四不之初,不成大畜,则二之五不成家人,而传即赞之云「养贤也」,不成家人乃为养贤,则鼎之为养贤,其义明矣。 屯得鼎而养,革得蒙而养,蒙之养正,与鼎之养贤同。 圣者通也,云圣人云圣功,皆通也。 惟变通而后能养,屯不通鼎,则穷于家人。 革不通蒙,则穷于蹇,蹇通睽犹井通噬嗑。 井二之噬嗑五,与睽二之五同。 井养而不穷,不养则穷可知矣。 然井之养与蹇不同,蹇革屯家人,皆当位无失,第恐其太尽,故以养正。 巽坎之成井,则有失者也。 有失而养之使不穷,以归于善。 蒙之养正,圣功也,生知安行者也。 井之养,改过迁善,困知勉行者也。 颐大过皆有失,大过得颐而养正,正在大过成既济,养在颐成益以颐养大过之正,是大过为颐之所养,故云观其所养。 颐成益,益上遽之三,则无养。 旁通于恒,恒成咸为口实,而求之而正者又在颐,是颐之自养也,故云观其自养。 井噬嗑为屯鼎之错,故井养犹鼎养,鼎四之初,与噬嗑四之井初同,噬嗑四之井初则成颐,而颐通大过仍得所养,其互相钩贯如此,蒙以养正,即为育德,蛊亦为育德,随蛊相错为颐大过。 蛊二之五,即大过二之颐五之比例,亦即归妹二之五之比例,然则传中诸养字,皆所以赞渐九三之不育耳。 无妄传云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育德犹养贤,育万民犹养万民。 升成既济,无妄成益,犹大过成既济,颐成益,此养贤也,育德也。 益通于恒成咸,益成既济,此育万物也,养贤以及万民也,育之义同于字,字之义同于养(昭十六年传服虔注「字养也」)。 屯六二「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女子贞即鼎成家人而上之屯三成两既济也,不字即不育,不养贤也。 十年,鼎成泰也。 泰通否则十年乃字也。 《广雅》云「字,生也」,「字,饰也」,又云「养,饰也」。 蒙革相错为贲困,困二之贲五,为蒙二之五之比例。 蒙之养,即贲之饰。 《杂卦传》云「蛊则饬也」,郑康成王肃作饰,蒙育德蛊亦育德,故贲饰蛊亦饰。 贲上之困三成大过,犹蛊上之随三成升,升通无妄育万物,仍蛊之饰也。 大过通颐,养正则吉,仍贲之饰也。 饰之为养为字,盖古师说易之遗也。

親 好 愛

循按:《雜卦傳》云「同人親也」,訟不親也。乾九五《文言傳》云「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荀慈明謂:乾九二本出於乾,故曰本乎天,居坤五故曰親上。坤六五本出乎坤,故曰本乎地,降居乾二故曰親下。其說是也。乾二之坤五成比,傳贊之云「親諸候」,所謂親上也。坤五之乾二成同人,傳贊之云「同人親也」,所謂親下也。傳於同人言親,又於比言親,明乾二之坤五,坤五之乾二乃親,即師二之五、五之二也,惟比同人相錯為否既濟,即訟二之明夷五之比例。訟二未之明夷五,訟仍是訟,明夷仍是明夷,故訟不親,然則師未成比,則同人不親,比親同人乃親,訟不親即師不親,亦即乾二不之坤五之不親,其義互明。經不言親而言好,好者愛也,愛者親也。同人成家人,師成臨,不親,即不好矣。臨變通於遯則親,遯九四好遯,好即言其可親也。家人變通於解則亦親,傳即於家人九五贊云「交相愛也」,愛亦言其可親也。惟家人臨相錯為中孚明夷,故中孚九二「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好爵之好,與好遯之好相鉤貫。臨係於遯,則不親變而為親,故好。中孚靡於小過,則亦不親變而為親,故好。經以兩好字貫之,傳以諸親字贊之。傳又贊云「親寡,旅也」,寡即小畜之寡。坎二不之離五而離四之坎初成賁節,即乾二不之坤五而四之坤初成復小畜,亦即師三不之五而同人四之師初成家人臨,節小畜寡,家人臨亦寡,明夷中孚亦寡,節通旅則有以親其寡,寡則不親,親其寡則變不親而為親,節通旅則親寡,小畜通豫則亦親寡可知,訟成中孚則寡,中孚通小過,則亦親寡可知。

故 事

循按:《杂卦传》云「随无故也」,「革去故也」,「丰多故也」。 《广雅》蛊故皆训事,故在蛊则随无故,无故即无事也,盖故之有无,视乎五之得失。 《系辞传》云「通变之谓事」,又云「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又云「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 业即事也。 诸爻之动,听命于二五,视二五有事以为事,蛊五未定不能无事,二之五是为有事。 随三四虽亦有事,而第随乎蛊,则随无事也。 革四未正,不能无事,乃二五已定,则视蒙五之有事以为事,故云去故。 去故者,去本卦而改通于蒙也。 若革五未定而为丰,则丰宜有事,有事而云多,何也? 丰本震也。 巽二之震五,在巽为申事行事,在震为无丧有事。 震已成随,则无事而事在蛊。 若巽二不之震五,而上之震三成丰,则不特有故,而且多故,何也? 五未行而三上先行,不能仍与巽孚,必变通于涣。 涣二之丰五成革,乃得去故,所以多故也。 蛊上九「不事王候,高尚其事」,不事即随之无故,高尚其事即蛊之有事。 不事王候者示以上之随三为事也。 上不之随三而二之五,上成巽为高,二进于五为尚,故云高尚,谓不以上之随三为事,二之五乃其事也。 不高尚而事王候,则成升,升通无妄二之五而无妄四之升初,是为顺事,事在升五而四顺之也。 升二之五成蹇,旁通于睽,睽二之五则小事吉矣,乃二不之五而上之三成大壮,以大壮系蹇,是为匪躬,则宜变通于观,通观则大壮二之五,是为王臣,所以有事于王臣者,因其匪躬而变通之也,故云「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大壮通观而二之五,何以为王臣,大壮成革,革五互干为王,亦即蛊不事王候之王,王而系以臣,即小过遇其臣之臣。 睽上之三,为小畜上之豫三之比例。 豫成小过通中孚,犹睽成大壮通观,故以遇其臣之臣,合于利用宾于王之王以明之也。 睽彖云小事吉,惟五小乃有事,传取小事吉三字,赞小过「可小事不可大事」,小事谓五,大事谓四,不可先以四行,当先以五行。 小过五有事,即归妹五有事,以小事吉赞可小事,明察之同于小过,即明睽之同于归妹也。 何也? 归妹三之渐上成蹇,归妹成大壮,即与睽之成大壮同。 归妹四之渐初成临,渐成家人,即与遯之成家人同。 遯九三传云「不可大事」,谓遯四不可之初也。 用小过不可大事四字赞遯,与用睽小事吉三字赞小过,同一奇妙,明归妹同于睽,亦同于遯。 睽上之三,为归妹三之渐上之比例。 遯四之初,为归妹四之渐初之比例。 传又以不可大事赞丰九三,谓震已成丰,不可又成明夷,丰四之涣初,即小过四之初之比例也。 睽上之三成大壮,睽四之蹇初成损,大壮通观为王臣之故,损则通咸,初九已事,谓通于咸而有事也。 损有事成益,益宜变通于恒,初九传云「下不厚事也」,下不厚,谓家人上之解三,鼎上之屯三,不不厚而成恒,乃通益而有事,匪躬而成大壮,乃通观而有故,下不厚事,犹云匪躬之故也。 坤六三或从王事,谓坤成屯,变通于鼎,鼎二之五而屯三从之,讼六三或从王事,谓讼成益,变通于恒,恒二之五而益上从之,鼎二之五为王事,二不之五而上之屯三,故下不厚,成恒而通益仍以二之五为王事,经以讼坤互明之也,凡有事以二五为主,五已奇则变通于偶,而又以偶进为奇。 偶,民也,奇,君也,自君而通于民,故《系辞传》云「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又云「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故属于民,是以随无故,革去故,随革阳卦奇,丰蛊阴卦偶也。 丰多故则忧患,传云又明于忧患与故,其故何也? 阳卦奇,阴卦偶,奇则明,偶则幽。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凡称故,皆事也,阳卦寂然不动,阴卦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天下之故,即民之故,月通于幽,惟此故也,幽变于明,亦惟此故也。

版权: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iyunzhai.com/13105.html

相关推荐

书名:《易通释》 作者:焦循(清) 其他著作:《易章句》、《易图略》 版本:钦定四库全书 电子书…

2,935

循承祖父之学,幼年好易。 忆乾隆丙申夏(1776),自塾中归,先子问日所课若何? 循举小畜彖辞,且…

2,069

夫絪緼构象,垂策者牺。 苞符献征,通灵者牙。 事既当文,辞且逮旦,然而演命于孔道,经备矣。 慨自…

4,904

易通释卷一 雕菰楼易学之三 江都焦循学 元 循按《易》之言元者二十四卦(乾、坤、屯、讼、比、履、…

6,779

易通释卷二(雕菰楼易学之三) 江都焦循学 悔 循按:易爻称悔者二(家人九三、鼎九三),有悔四(干…

2,700

厉 循按:厉之见于彖辞者一(夬),爻辞称厉者二十六(震六二、六五,遯初六、艮九三、小过九四、既…

11,377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

助力内容变现

将您的收入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15689987323

客服邮箱

3131816650@qq.com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手机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