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循《易通释》 2024年09月9日
0 收藏 0 点赞 6,123 浏览 6273 个字

致寇至 致寇至 匪寇昏媾 匪寇昏媾 匪寇昏媾 利御寇 不利为寇利御寇

循按:《说卦传》云「坎为盗」,《系辞传》云「作易者其知盗乎,易曰:负且乘,致寇至。 负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 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之矣。 上慢下盗思伐之矣。 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易日:负且乘寇至盗之招也。」 经言寇,传言盗是寇是盗而坎为盗者,即为寇也。 传既以坎为盗又以慢藏释负且乘之易之序以五先初三初三先二五成泰是时家人已成既济泰二之五成两既济其至也最后绝无应穷莫穷于此坎,凶莫凶于此坎。 坎为盗谓此寇至之坎也。 传赞寇次之义于解而坎为盗之义乃明九三「需于泥致寇至」,泥即井泥之泥丰四之井初成明夷,井成需需不变通于晋而以二之明夷五成两既济而穷于坎。 离上之坎三成丰井相错为既济恒,即家人上之解三之比例。 解成恒,恒四之初,即是丰四之井初,故井泥成需,犹解负且乘成泰,需不变通于晋,而以二之明夷五,与泰不变通于否,而以二之五同,故其为致寇至同。 五为君子之器,而解以小人乘之,所以使小人乘之者,君子怠慢隐藏,不肯急速中行,遂令乘而为泰,至于成泰,小人已乘于五,二乃徐徐思夺之。 夫二徐徐夺之,虽至于五而已上下无应,直为寇至矣。

易称寇至者二,称匪寇昏媾者三。 屯六三乘马班如,匪寇昏媾,贲九三「白马翰如,匪寇昏媾」,聧上九「先张之弧,后说之弧,匪寇昏媾」。 屯之于鼎,犹家人之于解,解成泰,致寇至,鼎成泰,亦致寇至,于寇上加一匪字,明其为否之匪人。 屯蹇成既济,鼎聧成泰,与泰二不之五而否成既济同,加一匪字明其成既济泰,泰二之五,则由匪而寇矣,惟泰旁通于否,则匪寇而昏媾,屯六四于昏媾上加一求字,明匪寇所以得昏媾者,以泰二之五而否以求之也。 求即应也,有应则为昏媾,无应则为匪寇,同一泰二之五,为系既济之泰则匪寇也,为通否之泰则昏媾也。 盖否泰相错即乾坤,既济泰相错则需明夷也。 贲六四「贲如皤如,白马翰如」,皤即锡马蕃庶之蕃。 贲成明夷,困成需,将致寇至矣。 需通于晋犹泰通于否,贲困者革蒙之相错也。 困成需即蒙成泰,凡卦之元亨者,非成家人屯,即成蹇革。 家人通解,屯通鼎,革通蒙,蹇通聧,则元亨而又能通变,乃一失道而解鼎成泰,蒙聧成泰,至于比匪入,致寇至,然及此而悔悟变通,匪寇依然昏媾,所以明吉之不可恃,稍慢即凶。 凶之不可从,能改即吉,故于解言致寇至,于屯言匪寇昏媾,于聧亦言匪寇昏媾,于蒙言利御寇,而又以蒙革所错之贮,言匪寇昏媾,则知蒙之系乎革,聧之系乎蹇而以屯明鼎以解见家人皆互相发明者也。

聧上九「见豕负涂载鬼一车」,负涂负也上之三成大壮也犹家人上之解三成恒也。 载鬼乘也,四之蹇初成泰也犹恒四之初成泰也。 解负且乘则致寇至矣,聧负涂载鬼亦致寇至可知矣,惟以泰变通于否,先以泰二之五为张弧,后以否上之三为说弧,张弧而说弧,则有所应而为昏媾。 载鬼一车为解之乘,即为屯之乘马。 张弧说弧,则乘马而班如矣,求昏媾矣。 于解言负且乘致寇至,于聧言负涂载鬼匪寇昏媾,于屯言乘马班如匪寇昏媾,又言求昏媾,比例观之,明白可见。

蒙上九“不利为寇,利御寇”,何为为寇? 蒙成泰,以泰二之五为致寇至也。 何为御寇? 蒙成益,上不之三也。 亦渐成家人,上不之解三也。 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则渐成既济,归妹成泰,将为寇矣。 蒙成益,渐成家人,可不为寇矣。 乃益不俟恒二之五,而上之三,家人不俟解二之五而上之解三,则既负矣。 恒四又之初,负且乘矣。 在恒解则为寇,而恒解所以为寇,则由益家人不能御寇,两称利御寇,所以与贲之匪寇昏媾互相发明。 盖困成需,贲成明夷,则需于泥,致寇至。 兹困成屯,贲成家人,不为寇矣。 而屯之于鼎,家人之于解,使之为寇焉,则亦失所御矣。

 

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 出涕沱若戚嗟若吉 不节若则嗟若 萃如嗟如 齎咨涕洟无咎

循按:离九三「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吉」,义极奥曲。 细测之鼓缶歌嗟四字一字一义。 鼓谓坎成屯歌谓屯变通于鼎缶谓鼎成咸,下艮为止不成两既济。 嗟谓坎二不之离五而离上之坎三何也? 日昃之离,即丰传所谓日中则昃也。 坎三之离上则离成丰传于丰指出日昃二字明日昃之离谓丰也。 缶即有孚盈缶之缶终则有故歌,歌者永也若不鼓缶而歌而离上竟先之坎三与乾上之坤三同。 乾上之坤三则虎尾咥人。 《释文》「耋,蜀才作咥」,五有人则大人为虎咥故大咥。 三先五则嗟心忧乃嗟叹也。 惟鼓缶而后为节坎二不之离五而初之离四卦成节而实不节不鼓缶不可为节也。 而以坎初之离四名之为节者以其旁通于旅也。 旁通于旅则节二之旅五而后旅上之节三与鼎二之五而后鼎上之屯三同。 节六三不节若则嗟若不节若即是不鼓缶而歌则嗟若即是则大耋之嗟谓不以二之旅五而以贲上之节三也。 乃大耋之嗟明指其凶。 不节之嗟经以为无咎似乎嗟而得无咎解者殊费干旋不知不节若则嗟若六字原是反掉之辞。 自初九九二一气贯注。 不出户庭则无咎不出户庭何以无咎? 不出户庭则出门庭出则能节不出门庭则不节不出门庭则凶不节若则嗟所以无咎也。 无咎二字从初九无咎二字贯下熟玩经文句中自有语妙。 传云「不节之嗟又谁咎也」,又谁咎三字与同人初九传同同人初九「同人于门」,传云「出门同人又谁咎也」,特用出门二字与节九二不出门庭相钒贯不出门庭正是不节出门庭正是节出门同人又谁咎则节之又谁咎正指出门庭语似极平泛而神奇奥妙不可以言喻传又赞于解六三云「自我致戎又谁咎也“,何也? 出门同人谓师二之五而同人上之师三也如是则又谁咎,不如是而同人四之师初则咎矣。 故于初九发明之明四不先之师初也。 若同人四先之师初同人成家人师成临为解四之初之比例解成临犹师成临成临有咎。 临通于遯则无咎。 节二之旅五为临二之五之比例节二之旅五而旅上之节三与临二之五而遯上之临三同,即与师二之五而同人上之师三同。 故节之出门庭,即同人之出门。 同人出门庭而旅成遯节成屯是为节不出门庭。 而贲上之节三,即与家人上之临三同。 家人上之临三家人成既济解成泰,即解之负且乘与节成需贲成明夷同。 泰通否则泰二之五为自我致戎其又谁咎,仍临通遯之又谁咎亦仍同人通师之又谁咎。 贲上之节三犹丰四之井初也。 丰四之井初成需为需于泥致寇至需通晋亦犹泰通否故传亦以自我致戎赞之与解之自我致戎相钏贯则井成需既同于解成泰之自我致戎,则亦同于解成泰之又谁咎。 井成需同于解成泰之又谁咎则节成需亦同于解成泰之又谁咎,传凡三言又谁咎,而引申之妙,愈探而愈出也。 萃六三「萃如嗟如,无攸利」,萃如谓大畜上之萃三,嗟如谓大畜二不先之五也。 大畜二不之五而上之萃三,犹解二不之五而家人上之解三。 大畜萃相错为夬剥,大畜上之萃三为剥上之三之比例,剥上之三即乾上之坤三,以大畜上之萃三为嗟,即以乾上之坤三为嗟。 乾上之坤三虎尾咥人,即离上之坎三大耋之嗟也。 以耋贯咥,以嗟贯嗟,其义了然。 于是萃上六云「齎咨涕洟,无咎」,离六五亦云「出涕沱若,戚嗟若吉」,戚嗟犹齎咨也。 出涕犹涕洟也。 《说文》「沱,江别流也」,与它为通借。 离成丰嗟矣,稚舍井而通涣涣二出之丰五而涣上之三应之为出涕。 在离成丰则嗟在丰别通于涣则戚嗟若吉矣。 大畜上之萃三咨矣,咨亦嗟也。 萃成咸则大畜成泰泰通于否泰二之五而否上之三应之为涕洟在大畜成泰虽嗟泰通于否则有以齎其咨而涕洟无咎也。 何为戚嗟若? 戚为钺名,通慼则训忧通傶则训亲,《广雅》傶字与亲傍附切摩邻等字,同训为近此戚嗟若之戚当为亲近之义。 嗟之言差也,大耋之嗟荀爽作差(《释文》),《说文》「差,贰也」,贰则不亲一转移而有以亲故戚嗟若吉。 嗟而戚由于出涕沱也。 沱若而吉,犹云有它吉也。 何为齎咨涕洟? 咨之为嗟(见《尔雅》),无所疑,齎犹齐也(《周礼》鬯人注齎,读为齐),《广雅》「齎,装也」,齎之为装,即齐之为壮。 齐亦晋也,泰通否而二之五为需通晋而需二之晋五之比例。 齎咨者因其嗟而变通以齐之也。 差则不齐齐则不差未齐则差,既齐则有次弟而不失,故变嗟为咨。 借弟为涕以泰二之五上有坎水则从水为涕明其对既济有离目坎水也。 古从弟与从夷通,因涕而申之以洟明否上之三下有艮鼻也。 洟属艮鼻明涕之为弟属艮也。 以涕洟声同亦取齎咨之声同以为辞。 按而确之,字字有精义。 马融以齎咨为悲声怨声,既悲且怨,何无咎之有矣? 涕洟似近于泣,而实与泣相反,未可望文生意。 出涕涕洟,主于流行,泣则不流行而凝定,鼎上之屯三为泣血是也。 中孚六三「或鼓或罢,或泣或歌」,承得敌二字,而传以「位不当」赞之,谓二不之小过五而上之三成需也。 需与小过不孚,故或之,群则变通,或鼓谓需二进于晋五成否,否四之初成益也。 或罢谓需成既济也,或泣谓晋成益,益上之三为屯三之泣血。 或歌谓恒二之五而后益上之三,鼓即离之所谓鼓,歌即离之所谓歌。 中孚者,丰四之涣初也,涣成中孚丰成明夷相错为家人临,即同人四之师初与解四之初之比例不能戚嗟出涕矣。 而中孚上又之三,即家人上又之临三亦即丰四又之井初而一能变通仍不异离不成丰而坎成屯通鼎之鼓缶而歌故以鼓歌二字与离九三为脉络也。 罢犹惫也惫即备也亦通敝为永终知敝之敝亦为瓮敝漏之敝。 归妹渐先成家人临,即中孚明夷也。 家人上之临三归妹成泰,即中孚上之三成需也。 需通晋成既济则或罢泰通否成既济则知敝。 井即离上之坎三所成也井成需犹中孚成需。 井之敝漏,即中孚之或罢也。 大有成家人通解而不先成既济则易而无备。 未济二之五,即需二之晋五之比例,成益而通恒然后益成既济。 传云三年克之惫也。 益上之三即家人上之屯三家人上之屯三则不可备故易而无备,既易则可备矣。 益通恒而备亦家人通解而备也。

 

一陰一陽  一朝一夕  日月運行一寒一暑  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  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

循按:聖人贊易以一陰一陽為道以積不善有餘殃非一朝一夕之故。一朝一夕即一陰一陽故者事也通變之謂事惟能變通故一陰一陽惟不能變通非一朝一夕。變通即運行往來凡言日月寒暑朝夕皆陰陽也。陰陽即柔剛也,《繫辭傳》以天地絪緼贊損,以寒暑成歲贊咸所以明咸恒損益四卦之與時偕行也。六十四卦,惟損益兩卦有渾天之象,天包於外,地處其中,地圓之象也。損之六四,春秋分也。上九九二平行也,初九上九盈縮之差也。損地近於上九,則為盈初,為冬至,新術所謂最卑也。益地近於初九,則為縮初,為夏至,新術所謂最高也。冬至一陽生,故為盛之始,謂由損而為益。夏至一陰生,故為衰之始,謂由益而變通於恒,所搰損益盈虛,與時偕行。天地有盈縮高卑而後有寒有暑有寒暑冬夏而後萬物生,所謂絪緼化醇者如此。夏至日行縮而日數則益故名益。冬至日行盈而日數則損故名損。漢唐以來創立強弱遲速消長高卑等名而庖犧氏以損益二字括之孔子以天地絪緼四字盡之。絪緼者盈縮高卑不齊之象也,《繫辭傳》云:「日月運行一寒一暑」,又於咸九四暢發其義云「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歲成焉。往者屈也來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離為日,坎為月乾為寒明見《說卦傳》。咸恒皆互乾損益皆互坤虞仲翔謂坤為暑是也。恒已成咸則寒往通損則暑來損已成益則暑往通恒則寒來既濟上坎未濟上離泰上坤否上乾泰成既濟則月來既濟通未濟則日來未濟成否則一寒也,否通泰則一暑也一寒一暑由於日月運行咸損恒益否泰既濟未濟八卦變通不已無非日月寒暑之往來而已特於咸發之以男女之陰陽,即坎離之日月聖人所以準天道而定人道也。晉彖云「晝日三接」,《雜卦傳》以晝為晉而夜之為明夷則經於夬明之。夬九二「惕號,莫夜有戎,勿恤」,夬不孚於剝而以四之謙初謙成明夷為夜莫夜之莫鄭康成讀如字解云「無也」。莫夜猶云莫益謂不可使謙初成明夷也。《繫辭傳》云「剛柔者晝夜之象也」,又云「通乎晝夜之道而知」,下即以一陰一陽明之,然則夜固為柔為陰而晝則為剛為陽。晉之為晝非徒日在地上之謂也需二之晉五之謂也。需通於晉猶既濟通未濟坎月往而離日來矣,然日來必登於天乃照四國故晉晝必以需二之晉五而晝乃明。否通於泰猶訟通明夷夜無月則夜晦故泰二之五訟二之明夷五則月來,月來而夜乃明,所謂日月相推而明生焉(述者之謂明,明即繼績之義)。乾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无咎」,乾成家人,坤成屯兩五皆剛但晝而不夜家人上之屯三則終於日故欲其乾乾。由晝而夜其間為夕故反屯而通於鼎。鼎五柔是為夕也。鼎二之五而後上之屯三,屯之日已終而鼎亦不至於晦,乃鼎二不之五而成泰,與謙成明夷同,是由夕以至於夜,夜不明則為晦為冥為幽,既至於夜而後泰通否,明夷通訟,則由晦而明,由昧而歸,為自夜而晝,由夜而晝,其間為朝,朝為旦明,即昧旦也,故泰通否而二之五成既濟為歸妹,妹者昧也,乃訟不先以二之明夷五,而上之三成大過,又四之初成需,然後以需二之明夷五明夷之夜雖變為朝乃成兩既濟而終則非始於朝而為終於朝鞶帶三褫莫可救矣。

 

其義吉 其義凶其義喪其義焚義无咎義无咎義无咎天地之大義也天地之大義也

循按:《文言传》以义赞利变而通之以尽利则义者变通也。 小畜初九「复自道」传云「其义吉也」,随九四「随有获」传云「其义凶也」,变通而吉固矣。 变通而凶何也? 乾四之坤初成复小畜为失道小畜变通于豫故「复自道何其咎吉」,其义二字赞复自道吉字即何其咎吉之吉字言其义故吉也。 随三应蛊五成蹇革乃革不通蒙而四之蹇初成两既济为「随有获贞凶」,故未获时不使革四之蹇初为贞凶而通蒙为「有孚在道以明」,「有孚在道以明」是变通也,是义也传言其义者以其凶也。 其义二字赞有孚在道以明凶字即贞凶凶字经先言贞凶后言有孚在道以明。 传先言其义后言凶以赞之辞句相似而语气各殊一云其义吉一云其义凶皆依经文以为之翼。 需彖传云「其义不困穷矣」,不困穷则吉与其义吉文法同。 旅九三传以旅与下,其义丧也上九传以旅在上其义焚也丧童仆焚次焚巢则凶与其义凶文法同。 其义谓需通晋夷通讼需通晋,则不困穷。 明夷通讼则亦不困穷,明夷通讼,以其丧也,以其焚也。 需通晋亦以其丧也,以其焚也,其义不困穷,与其义丧,其义焚,互发明也。 盖义则必吉,其义吉,其义不困穷,顺下之辞也。 义因其凶,其义凶,其义丧,其义焚,到上之辞也。 推之弗乘,不及宾,皆吉辞,义弗乘(贲初九),义不及宾(姤九二),犹云其义吉也。 不食,失道之辞也,义不食(明夷初九)犹云其义凶也。 归妹彖传云「归妹天地之大义也」,家人彖传亦云「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渐初六,解初六,既济初九,三传皆云「义无咎也」,分视之似为平泛,合测之则有深意。 归妹失道成泰而后变通于否此归妹所以名归妹也故为天地大义。 未成泰先以四之渐初成家人临不令成泰,即以家人通解临通遯辨之早矣故于家人称天地大义明渐成家人通解犹归妹成泰通否也。 于是渐初六传云「小子之厉义无咎也」,小子厉正谓归妹成临渐成家人通解成萃是为有言无咎于是解初六则明赞之云「刚柔之际义无咎也」。 以义无咎三字与渐初六相钏贯知渐初六谓成家人通解也。 旣济初九「濡其尾」,谓未济成泰犹归妹成泰也。 曳其轮谓泰通否也亦用义无咎三字明泰之通否犹家人之通解与归妹家人并称天地之大义同一比例也。 传之赞经可谓至平泛至神奇矣。

版权: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iyunzhai.com/13069.html

相关推荐

书名:《易通释》 作者:焦循(清) 其他著作:《易章句》、《易图略》 版本:钦定四库全书 电子书…

2,935

循承祖父之学,幼年好易。 忆乾隆丙申夏(1776),自塾中归,先子问日所课若何? 循举小畜彖辞,且…

2,069

夫絪緼构象,垂策者牺。 苞符献征,通灵者牙。 事既当文,辞且逮旦,然而演命于孔道,经备矣。 慨自…

4,904

易通释卷一 雕菰楼易学之三 江都焦循学 元 循按《易》之言元者二十四卦(乾、坤、屯、讼、比、履、…

6,779

易通释卷二(雕菰楼易学之三) 江都焦循学 悔 循按:易爻称悔者二(家人九三、鼎九三),有悔四(干…

2,700

厉 循按:厉之见于彖辞者一(夬),爻辞称厉者二十六(震六二、六五,遯初六、艮九三、小过九四、既…

11,377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

助力内容变现

将您的收入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15689987323

客服邮箱

3131816650@qq.com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手机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