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简《筮法》 2024年09月8日
0 收藏 0 点赞 12,297 浏览 1756 个字

本文所有的清华简《筮法》图文内容皆引用自《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一书(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2013年12月,中西书局出版)。

注解目前已撰写完成,但可能随时因为新的发现而修改内文!

清华简是在2008年7月由清华大学校友在古玩市场购得而捐赠给母校的战国时竹简,这些竹简总共约有2500枚,抄写时代约在公元前305年左右:「北京大学加速器质谱实验室、第四纪年代测定实验室对清华简的无字残片样品作AMS碳14年代测定,经树轮校正的年份是:公元前305±30年,即战国中期偏晚,与由古文字学观察的结果一致。」

其中有《尚书》和类似于《纪年》一类的先秦珍贵经史典籍,与《周易》有关者则有《筮法》和《别卦》。

为保存及整理这些资料,清华大学还特别于2008年9月为此成立了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 直到2011年开始才陆续整理完成并出版一些竹简,目前已出版至第四集。 《筮法》和《别卦》收录于第四集,是在今年一月才正式对外发表。

关于清华简可另外参考这一篇开箱文。

筮法总共由63支竹简所组成,保存状况非常良好,每支竹简下方都有编号,因此顺序并不会排错。 如下图左(可点选看大图)。

阅读方式很像我们在读报纸的分类广告版一样,整幅竹简区分为许多大小不一的区块(如下图右),并以传统中文由上而下,由右向左的顺序阅读。 这种排版法充份运用到竹简的有限空间。

清华简《筮法》全文注解(附《别卦》) 清华简《筮法》全文注解(附《别卦》)

《筮法》的名称是文物整理者所给予,因为其内容皆与古代数字卦的占筮法有关,因此名为《筮法》。 目前多数学者都偏向认为这可能是属于「归藏」易的占筮法。

前十九节可以大致视为卦例的说明,第二十节之后,则多是占筮法法则说明。

其占筮法与《周易》有极大的不同,最大差异在于「数字爻」的爻象,与诸如「四位」等方法。 「四季吉凶」则显示各经卦在四季有不同的吉应和凶应。 「天干与卦」则与京房纳甲法一致。 另「地支与卦」、「地支与爻」则是《周易》中所没有的,这可能直接关系到「时间」的占筮。 但地支与卦,则与京房纳甲中的地支纳法有些若合符节之处,例如震为子午,而震卦下卦初爻纳子,上卦初爻纳午。 但在地支与卦中,乾坤两卦是缺位的。

全篇并没有任何类似《周易》卦爻辞的内容。 除了八经卦有卦名之外,其余各卦并没有卦名。 由于其经卦卦名与归藏易颇为类似如坎卦作「褮」,坤卦作「清华简《筮法》全文注解(附《别卦》)」,颇有「同出一脉」的样子。

卦象都采「数字卦」画法,例如 清华简《筮法》全文注解(附《别卦》) 由上到下为六一六,六五九。 清华简《筮法》全文注解(附《别卦》)为一六一,一一四。 清华简《筮法》全文注解(附《别卦》)为一一六,八一一。 所使用的数字共六个,与其他出土《周易》只用一和六两个象征奇偶的数字符号有所不同。 所使用的数字包括了一、四、五、六、八、九,也与先前一些数字卦的考古发现不是很一致。 何以言之? 先前张政烺整理一些零星考古发现,数字卦的数字以一、五、六、七、八为主,九在西周中期短期出现,四则几乎不见。 但四和九在此简中出现频率都相当高。

进一步来看,以整部竹简内容来研判可以确认「一」是用来替代「七」。 因此实际用到的筮数为四、五、六、七、八、九。 其中七是以’一’来替代。 这显然与《周易》筮法结果只有六、七、八、九等四个筮数也不一样。

阅读时,以两卦为一组。 例如第一卦清华简《筮法》全文注解(附《别卦》)和第二卦清华简《筮法》全文注解(附《别卦》)为一组,其下文字为「六虚其病哭死」。 这两卦具有类似于周易的本卦与之卦关系。 经过解译可以确认,左卦为本卦,右卦为之卦。 左卦下方会有一黑点作记,这或许是本卦的标记。

在带领大家阅读全简内容之前,要请注意的是,竹简中所用的许多文字就算改写成现代楷书,也已是现今不再使用的古字或异体字。 竹简文字都经过学者解读,虽然多数文字已解读出来,但仍有少数未解读出来的。 有许多则是解读出但仍有疑义的。 相信在长远未来,这些解读文字都有可能再变更。

而笔者在整理这些文字时,一方面尽量就文献整理者的意思将它转为我们较能理解的现代文字,但所见文字与《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书中所载所看到的并不是完全一致。

另外则有某些特定文字,笔者因识得部份古字,而直接将其修正,例如原书中的「才」字,甲骨与今文中「才」与「在」写法一致,但本简中应理解为「在」字,因此内文全部改为「在」字。

凡例:

坤:原文作𠔜。

震:原文作清华简《筮法》全文注解(附《别卦》)清华简《筮法》全文注解(附《别卦》)

麦:古文来,即震卦卦名,原文作上来下止,为麦的异体字。 麦作上来下夊,「夊」即倒「止」。

劳:原文作褮但无冖,古文劳,下从衣。 即今日之坎卦卦名。

在:原文解读为「才」。 古文才通在。

版权: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iyunzhai.com/12725.html

下一篇:

已经没有下一篇了!

相关推荐

本文所有的清华简《筮法》图文内容皆引用自《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一书(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

12,297

第一節 死生 9 8 7 6 5 4 3 2 1 在上 乃曰死 者相見    簭死夫    之…

19,438

第二节 得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乃亦得    冬见四 乃亦得    秋见九 …

14,053

第三~七节 10 9 8 7 6 5 4 3 2 1 出乃亦雠 少肴雠数 上妻夫相见雠 同女女在悔…

18,654

9 8 7 6 5 4 3 2 1 述数内复 凡行数出 中男乃男女乃女 二下去一    凡男上…

10,678

8 7 6 5 4 3 2 1 秋冬  旾夏  吉亡  卒乃  坤之  月朝  女子  凡贞 夏秋冬…

1,735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

助力内容变现

将您的收入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15689987323

客服邮箱

3131816650@qq.com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手机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