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首先始于“小道”
《易传》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下者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风水堂:为什么首先始于“小道”,就像一个可以看到的器皿。《易经》中的占筮就是形而下,因为有可感的具体的形象存在,我们姑且把它称之为“小道”。
形而上者则是一种哲学方法,或者说是一种抽象的思维活动,亦姑且称其为“大道”。假若你通过读《易》增加了智慧,得到了人生的省悟、启发,学到了观察、分析和处理事物的方法,扩大了视野、扩展了胸襟,提高了境界,达到超然于物外的境界,这就是形而上的“大道”,或者就叫得“道”吧。
人人都可以得“道”吗?肯定是的。但得到形而上的大道是由形而下起步的,然后到达形而上,也就是说从“小道”的占筮开始,才能逐步进入哲学的“大道”。
那么,为什么首先始于“小道”呢?先贤尚秉和先生有深切体会:“未学易,先学筮”,“(易)本用于卜筮,不娴筮法九六之义即不知其何来,而《系辞》大衍一章尤难索解,春秋传所谓某卦之某卦亦莫名其故,故学易者宜先明筮法。”
显然大衍筮法始于春秋时代的占筮方法,尚先生是主张先入筮法“小道”的。宋代大儒朱熹也“以为先见象数,方说得理,不然,事无实证大衍筮法始于春秋时代的占筮方法,则虚理易差”,强调先学会卜筮。
当代易学家刘大钧先生在《纳甲筮法·后记:》中说:“我们研究筮法大衍筮法始于春秋时代的占筮方法,绝对不能仅仅以一个明白占筮之道的术士标准要求自己风水堂:为什么首先始于“小道”,而要以一个‘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的君子德风去探索其渊蕴,研究其人事之终始,并进而体验‘生生之谓易’的伟大境界。”
刘教授强调的是“不能仅仅满足于做术士”,而是要在术士的基础上,用更高的境界去探索和体验《易经》的博大,然后进入本源的大道。
依笔者的体会,学会占筮是必经之路,而且,由占筮起步会增加深入学习、研究《易经》的兴趣和动力。比如见到门牌38号,就能配成火地晋卦,或许能知道这户人家的“大概”。要出去旅游了,豪华大巴的座号是18,是吉利呢还是不吉利呢?善于占卜者知道。“一八要发”,只是顺口溜而已,不足为凭。
学会了占筮之后,“生生之谓易”的驱使更加强烈,哲学、智慧的“大道”随之展示出无限的光明,得“道”就在其中矣。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