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卦下坎上艮。 艮一阳止于二阴之上,故其德为止,其象为山。 坎为水为险。 内既险陷不安,外又行之不可,蒙之象也。 水,必行之物,遇山而止,莫知所之,亦蒙之象。 蒙次于屯。 盖屯者物之始生。 物生必蒙。 蒙者,物之穉。 蒙昧未明,蒙所以次屯也。 乾坤之后,屯主在震之初九,蒙主在坎之九二。 此长子代父,长兄次弟之象。 艮为少男,方有待于开发者也。 此屯蒙次乾坤之义也。 又屯之建侯,有君道焉。 蒙之养正,有师道焉。 天地既位,君师乃立。 此又乾坤屯蒙之序也。 六爻二阳四阴,亦以阳爻为主。 然九二刚而得中,故能为蒙之主。 上九过刚不中,则但可击蒙御寇而已。 上下四阴爻皆因二以起义。 五应二,则为童蒙之吉。 初承二,则为发蒙之利。 四远二不明,则为困蒙之吝。 三乘二不顺,则不以蒙待之,故独此爻不言蒙。 此六爻之大略也。
蒙,亨。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初筮告,再三凟,凟则不告。 利贞。
物生之初,蒙昧不明。 然蒙者不终于蒙,则有亨道。 而卦之九二以刚居中,与六五阴阳相应,能发人之蒙,亦有亨道也。 我,指二。 童蒙,幼穉而蒙昧,谓五也。 礼无往教,故非我往求童蒙,必待童蒙之求我也。 其所以必待童蒙之求我者,何也。 凡求教者,必其心精专而吾之言易入,故童蒙来求我则告之。 若再三,则以我求蒙为亵凟。 凟则虽告之无当,与不告同矣。 凡若此者,盖以蒙者为物所蔽,其中之正未亡也。 俟其求发而告之,使归于正,所以利也。 若求蒙至再三凟凟,彼终不得其正,何利何亨之有乎。 本义以初筮再筮为喻言。 初筮指问者之精专,凟指问者之烦凟。 于理固顺,但易皆取象,不必作喻言。 观彖传以刚中及凟蒙二语,似非指问者言。 来注以初筮指二,再三指三四。 说又近凿。 今按,蒙有九二之发蒙,则不终于蒙,有亨象。 二不求五而五求二,有不求童蒙,童蒙求我之象。 坎一阳为内卦,初筮所得,初筮告之象。 艮一阳止于上,再三则不告之象。 九居二,六居五,似非正矣。 然二以刚中为正,五以应二为正,利贞之象。
《彖》曰:蒙,山下有险。 险而止,蒙。
山下有险。 上峻而难升,下险而莫测。 以卦象释蒙之义也。 内险则危殆不安,外止则窒碍难往。 以卦德释蒙之义也。
蒙,亨,以亨行时中也。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 初筮告,以刚中也。 再三凟,凟则不告,凟蒙也。 蒙以养正,圣功也。
此以卦之体释卦辞也。 卦以九二当发蒙之任者。 以亨行时中,谓九二以可亨之道,发人之蒙,所行皆得其时之中也。 时者,当其可之谓。 五之志未与二应而告之,非时也。 再三而兼,亦非时也。 蒙当养正,过此而后养,亦非时也。 故下文皆言行时中之事。 二不求五,而五求二,志自相应也。 初筮得九二,以刚居中,故告之,有节也。 凟蒙则与不告同,以蒙不可凟也。 人皆学为圣人,而圣学不外于养正。 人惟当蒙之时,因时而告,则有以养之使正,即为作圣之功。 甚言蒙之不可不养,而养之必以时,乃亨也。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泉,水之始出者。 出而遇险,未有所之,故有蒙象。 (文澜本「故有」作「故为」)然泉之既出,势有必行。 君子体坎之刚中,以果决其行。 水尚在山,涵蓄深沈。 君子体艮之静止,以养育其德。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 用说桎梏,以往吝。
初六以阴居下,蒙之甚也。 欲发其蒙,利用刑人,谓痛加惩责,使知敬学也。 用说桎梏,谓暂去拘束,以待自新。 坎为刑为桎梏,故有其象。 然坎初变为兑,则为毁折,又有脱之之象。 桎梏用之未刑,刑时未有不脱桎梏者。 若既刑又桎梏,一往而不舍,拘束太苦,则失敷教在宽之义,必致羞吝矣。
《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发蒙之初,法不正则人玩。 故惩戒之,以正教之之法,盖明刑以弼教也。
九二,包蒙,吉。 纳妇吉,子克家。
此一爻而具三象也。 包蒙对上下四阴言,纳妇克家皆对六五言。 九二以阳刚统治群阴,当发蒙之任。 然物性不齐,不可一概取必。 唯刚而得中,故能有所包容而吉也。 坎中阳而五阴,以阴应阳,二能纳之,纳妇之象也。 五位尊,有父之象。 二居下位而能任上事,又为子克家之象也。 时解谓大臣能敷教以宽,以无负君之委任。 善教之良臣,犹克家之肖子也。 亦通。
《象》曰:子克家,刚柔接也。
程传谓子而克治其家者,父之信任专也。 二能主蒙之功者,五之信任专也。 此重五之能接二也。 本义但言指二五之应,谓刚柔往来相接也。 二说本义为优,全卦不重在五也。
六三,勿用取女。見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三變為巽為長女,有女象。九二陽剛得乾金之中爻,有金夫象。六而居三,陰柔而不中正,女之見有金之夫,而不有其躬以從之者也。取女得如是之人,何所利乎,故戒占者以勿取也。王註謂三應在上,有男女之義。三之動為女先求男,故有此象。不如大全合屯六二參觀,而以三趨二取象為優。蓋屯之六二,近初九之陽而正應在五。然震之性動而趨上,而所居又中正,故曰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蒙之六三近九二之陽,而正應在上。然坎之性陷而趨下,而所居又不中正,故曰「見金夫不有躬」。六五中正,故為可納之婦。三不中正,故為淫奔之女。六四質柔,雖困猶可教,故得稱為蒙。三狥欲趨利而忘身,併不得言蒙矣。故言勿用以拒之,亦不屑之教也。
《象》曰:勿用取女,行不順也。
順亦作慎。按《程傳》,作邪僻不順。亦可。捨正應之夫而從金夫,是不順也。
六四,困蒙,吝。
六四以陰居陰,既遠于陽,无正應,又在二陰之間,為困于蒙之象。蓋氣質既昏,錮蔽又甚,可羞吝之甚也。然能尊師取友,困而學之,猶或可免。終焉,則真吝矣。
《象》曰:困蒙之吝,獨遠實也。
陽實陰虛,唯剛明有實德者能發蒙,四獨遠之。欲從九二則隔三,欲從上九則隔五。又乏正應,異于初與五也。言獨,使反而知恥也。
六五,童蒙,吉。
艮為少男,有童象。所謂童蒙者,不失赤子之心。純一未發以聽于人,非幼穉之謂也。五以柔中居尊,下應九二,所謂童蒙求我,有可亨之道者,故吉。時解作幼主任賢,亦近之,勿拘。
《象》曰:童蒙之吉,順以巽也。
中爻為坤順,變則為巽。順以爻之柔言之。舍己從人,順也。巽以志之應言之。降志下求,巽也。
上九,擊蒙,不利為寇,利禦寇。
艮为手,有击之象。 以刚居上,治蒙过刚,有击蒙之象。 艮止于上,不利为寇之象。 应爻坎为盗贼,利御寇之象。 本义取必太过,攻治太深,则必反为之害。 是犹为寇者矣,故不利。 惟捍其外诱,以全其真纯,则虽过于严密,乃为得宜。 犹御寇者也,故利。 全卦取象以诲人不倦人言,程传以用兵言,唯本义谓凡事皆然,不止为诲人不倦也,得《周易》立象以尽意之旨。 占者随事以思其义可也。 今以此爻合之彖辞。 卦中二阳爻,二初筮之告者也,上之击蒙,近于再三之凟者也。 敷教在宽,非徒取于击者。 然如三之纵欲忘身,犹之寇也。 击之,御寇之道。 若一概施之他爻则凟,是上自为寇矣,又何利乎。 御寇,贞也。 为寇,则非贞矣。 如此解,则与彖意更相发明。
《象》曰:利用御寇,上下顺也。
上阳爻,击蒙者。 下四阴,皆蒙也。 上之刚不为暴,上之顺也。 下得击去其蒙,下之顺也。 全卦有作师之道。 大抵正蒙者,贵有刚中之德,而有所包容。 不必过暴以为之害,此二之包蒙所以吉,而止之击蒙但利于御寇,不宜凟而至于为寇也。 为蒙者,贵于柔顺中正以听于人,不宜自远于刚明之德,尤不可纵欲以忘其身。 此童蒙所以吉,困蒙所以吝。 而见金夫不有躬者,并不得数于蒙也。 初亦阴爻,宜言蒙,而言发蒙之道,宜痛惩而暂舍者,盖亦因其材质之阴柔卑下,故正蒙之道宜如此。 若能为五之童蒙,则刑可不用矣。 六爻于正蒙之道,最为明白详尽。 然而圣人立象以尽意,不必专为一事而言。 凡治己教人,一切应事接物,皆可推其意而悟之也。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