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卦下巽上坤,木生地中,长而益高,升之象也。 又卦综萃,下卦之坤升为上卦,亦升之义也。 升卦次萃,按《序卦》:「萃者,聚也。 聚而上者谓之升,故受之以升。」 物之积聚益高而上,升所以次萃也。 全彖内巽外顺,九二刚中而六五虚中以应,君子进用之象。 故可以见大人而利于前进。 六爻六五为升之主,下四爻皆有可进之象。 唯上当升之极,而犹升不已则冥升而已。 此全卦六爻之大略也。
升,元亨,用见大人。 勿恤,南征吉。
升进而上也。 木自地生,卦综萃。 坤升于上,内巽外顺。 九二刚中有应,皆有大亨之象。 以刚中之臣遇柔中虚已之君,有宜见大人,不事忧恤之象。 后天巽坤之中为离,有南征得吉之象。
《彖》曰:柔以时升。
按《本义》谓以卦变释卦名,谓解之三上居四也。 阴阳二气迭为升降。 刚在上以为常,柔在上则以为时。 亦扶阳抑阴之意也。 《来注》以卦综言,萃下卦之坤升而上也。 然窃按,卦变柔进居上者多,即卦综坤居上者亦多。 独此以升言,当以卦象言之。 五行惟木最柔,然及时之既至,则自地下升于地上。 又巽为风,风有气无质,亦最柔者也。 然时之既至,亦自地而上升。 大象专言木,此兼木与风言之,故曰柔以时升。
巽而顺,刚中而应,是以大亨。
以卦德言之。 内巽则沈潜观理,外顺则从容待时。 以卦体言之,二有刚中之德,应五虚己之君。 宜其大亨也。
用见大人,勿恤,有庆也。 南征吉,志行也。
萃以五为大人。 升以二为大人。 聚者,下之所乐,故但见言利见大人。 进者,上之所忌。 故言用见大人,勿恤,庆在得君而志在行道也。
《象》曰:地中生木,升。 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
《本义》以顺作慎,谓事事谨慎乃能积小以至高大也。 然按:坤巽二卦皆有顺义。 木之生自小至大,人莫见其迹,顺其自然也。 学问积小以至高大,亦顺其自然,不间以私意而已。
初六,允升大吉。
以柔居下,无应于上,本不能升。 而二三当上升。 初巽于二阳,二阳允之,故大吉也。 晋三众允,为二阴所信也。 以阴信阴,不过悔亡而已。 以阳信阴,故得大吉也。
《象》曰:允升大吉,上合志也。
《程传》以上专指九二,然二阳皆欲上进者。 初为巽主,与二阳同体,故从《本义》,兼指二三。
九二,孚乃利用禴,无咎。
萃六二以中虚为孚,此以中实为孚。 二变互坎为隐伏,鬼神祭祀之象。 以刚中之臣,应柔中之主。 至诚相感,可以不事文饰。 犹禴祭之简质,可达于神也。 如是,则可以无咎矣。
《象》曰:九二之孚,有喜也。
君臣相信,有得时行道之喜也。 中互兑喜悦之象。 二未言升,有喜则可升矣。
九三,升虚邑。
阳实阴虚,坤为国邑。 九三以阳刚当升之时,进临于坤,故有升虚邑之象。
《象》曰:升虚邑,无所疑也。
三得正应,可以无疑也。
六四,王用亨于岐山,吉无咎。
人积诚以达于神,有升而上通之义。 故二四皆以祭享言之。 五阴居尊,山象。 四承之,亨于岐山之象。 四未居尊位,文王在岐周时之象。 又二大臣四近臣,升有偪上之嫌,故皆不言升,而以诚意上达为升。 如是,则吉而无咎也。
《象》曰:王用亨于岐山,順事也。
按《本義》謂以順而升,登祭于山之象。竊按:順宜就文王言之。文王三分有二以服事殷,順之至也。守人臣之位,而以積誠上達為升,所謂順也。
六五,贞吉,升阶。
以阴居阳,疑于不正,故言必正固则吉,如升阶之易矣。 坤为土,有阶象。 六五以阴居尊,必有正固之德以居天子之位,则正朝廷以正万民,如升阶之易也。
《象》曰:贞吉升阶,大得志也。
居尊致治,其志大得。 又自下而上,至君位而极矣。 故曰大得志。
上六,冥升,利于不息之贞。
以阴居升之极,务进不已,昏冥于升者也。 若能反其升位之心,以升其德,则纯亦不已。 积而愈高,故曰利于不息之贞也。 使不贞,则其不息何所利哉。
《象》曰:冥升在上,消不富也。
阴虚不富,升极必降,长极必消。 昏冥不已,不能有其富矣。 全卦以卦综言之,则坤升巽上。 以二象言之,则木自地升。 以六爻言之,则六五为践阼之君。 升至此而极,为升之主。 而下四爻皆上升者。 二应五之大臣,四承五之近臣,皆嫌于言升。 积诚上达,亦升也。 初在下,小臣也,得上援而升。 三立功任事之臣也,升而得国。 上无可升而务升不已,能为不息之贞则卫武公之髦期进德也。 若徒于位求升,君则周天元,臣则莽卓之臣而已,其昏冥何如哉。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