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收藏 0 点赞 9,759 浏览 4512 个字

11. 【折中】11. 泰卦-御纂周易折中 泰卦 乾下坤上

【程传】泰《序卦》:「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 」履得其所则舒泰,泰则安矣,泰所以次履也。 为卦坤阴在上,乾阳居下,天地阴阳之气相交而和,则万物生成,故为通泰。

泰,小往大来,吉亨。

【本义】泰,通也,为卦天地交而二气通,故为泰,正月之卦也。 小谓阴,大谓阳。 言坤往居外,乾来居内。 又自归妹来,则六往居四,九来居三也。 占者有刚阳之德,则吉而亨矣。

【程传】小谓阴,大谓阳。 往,往之于外也。 来居于内也。 阳气下降,阴气上交也。 阴阳和畅则万物生,遂天地之泰也。 以人事言之,大则君上,小则臣下,君推诚以任下,臣尽诚以事君,上下之志通,朝廷之泰也。 阳为君子,阴为小人,君子来处于内,小人往处于外,是君子得位,小人在下,天下之泰也。 泰之道,吉而且亨也,不云元吉、元亨者,时有污隆,治有小大,虽泰,岂一概哉? 言吉亨则可包矣。

【集说】

○ 刘氏牧曰:往来者,以内外卦言之,由内而之外为往,由外而复内为来。

○ 蔡氏清曰:卦名曰泰,以天地交而二气通,就造化之本不可相无上取也。 卦辞曰「小往大来」,以内君子外小人而言,就淑慝之分上取也。 然则泰有二乎? 曰:一也。 但是天地交而二气通,则决然内阳而外阴矣。

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

【本义】三阴在下,相连而进,拔茅连茹之象,征行之占也。 占者阳刚,则其征吉矣。 郭璞《洞林》读至汇字绝句,下卦放此。

【程传】初以阳爻居下,是有刚明之才而在下者也。 时之否,则君子退而穷处。 时既泰,则志在上进也。 君子之进,必与其朋类相牵援,如茅之根然,拔其一则牵连而起矣。 茹,根之相牵连者,故以为象。 汇,类也。 贤者以其类进,同志以行其道,是以吉也。 君子之进,必以其类,不惟志在相先,乐于与善,实乃相赖以济。 故君子小人,未有能独立不赖朋类之助者也。 自古君子得位,则天下之贤萃于朝廷,同志协力,以成天下之泰。 小人在位,则不肖者并进,然后其党胜而天下否矣。 盖各从其类也。

【集说】

○ 刘氏向曰; 贤人在上位,则引其类,而聚之于朝,在下位则思与其类俱进。 在上则引其类,在下则推其类。 故汤用伊尹,不仁者远,而众贤至类相致也。

○ 《朱子语类》云:以其汇属上文,尝见郭璞《洞林》亦如此作句,便是那时人已自恁地读了。 盖拔茅连茹者,物象也,以其汇者,人也。

○ 林氏希元曰:《程传》曰:茹,根之相牵者。 以《本义》三阳在下,相连而进推之,乃别茅之根,非本茅之根也。 盖一阳进而二阳与之相连,犹一茅拔而别茅之根与之相连也。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本义】九二以刚居柔,在下之中,上有六五之应,主乎泰而得中道者也。 占者能包容荒秽,而果断刚决,不遗遐远,而不昵朋比,则合乎此爻中行之道矣。

【程传】二以阳刚得中,上应于五,五以柔顺得中,下应于二。 君臣同德,是以刚中之才,为上所专任,故二虽居臣位,主治泰者也,所谓上下交而其志同也。 故治泰之道,主二而言。 「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四者处泰之道也。 人情安肆,则政舒缓而法度废弛,庶事无节,治之之道,必有包含荒秽之量,则其施为宽裕详密,敝革事理,而人安之。 若无含弘之度,有忿疾之心,则无深远之虑,有暴扰之患,深敝未去,而近患已生矣,故在包荒也。 用冯河,泰宁之世,人情习于久安,安于守常,惰于因循,惮于更变,非有冯河之勇,不能有为于斯时也。 冯河谓其刚果足以济深越险也。 自古泰治之世,必渐至于衰替,盖由狃习安逸因循而然。 自非刚断之君,英烈之辅,不能挺特奋发以革其弊也。 故曰用冯河。 或疑上云包荒则是包含寛容,此云用冯河则是奋发改革,似相反也,不知以含容之量,施刚果之用,乃圣贤之为也。 不遐遗,泰宁之时,人心狃于泰,则苟安逸而已,恶能复深思远虑及于遐远之事哉? 治夫泰者,当周及庶事,虽遐远不可遗,若事之微隐,贤才之在僻陋,皆遐远者也,时泰则固遗之矣。 朋亡,夫时之既泰,则人习于安,其情肆而失节,将约而正之,非绝去其朋与之私,则不能也,故云朋亡。 自古立法制事,牵于人情,卒不能行者多矣。 若夫禁奢侈则害于近戚,限田产则妨于贵家,如此之类,既不能断以大公而必行,则是牵于朋比也。 治泰不能朋亡,则为之难矣。 治泰之道,有此四者,则能合于九二之德,故曰得尚于中行,言能配合中行之义也。 尚,配也。

【集说】

○ 胡氏炳文曰:若有包容而無斷制,非剛柔相濟之中也。必包容荒穢,而又果斷剛決,則合乎中矣。雖不遺遐遠,而或自私於吾之黨類,則易至偏重,非輕重不偏之中也。惟不遺遐遠,而又不昵朋比,是不忘遠又不泄邇,合乎中矣。《本義》兩而字當細玩。

○ 龔氏煥曰:初九以其彙,九二則欲其朋亡,何也?初九在下之賢,則欲其引類而進,九二大臣,所以進退天下之人才者,故欲亡其朋類。惟亡其朋類則能用天下之賢,若獨私其朋,則天下之賢,有不得進用者矣。此其所以不同也。

【案】此爻以夫子《象傳》觀之。須以「包荒」兩字為主。蓋聖賢之心無棄物,堯舜之道欲並生,非包荒則不足以體天地之心,而盡君師之道矣。然包荒非混而無別之謂,故必斷以行之,明以周之,公以處之,然後用舍舉措無不合於中道。《魯論》所謂寬信敏公者,意蓋相似也。四者以寬為本,故曰居上不寬,吾何以觀之哉!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復,艱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本義】將過乎中,泰將極而否欲來之時也。恤,憂也。孚,所期之信也。戒占者艱難守貞,則无咎而有福。

【程傳】三居泰之中,在諸陽之上,泰之盛也。物理如循環,在下者必升,居上者必降。泰久而必否,故於泰之盛,與陽之將進,而為之戒曰:无常安平而不險陂者,謂无常泰也。无常往而不返者,謂陰當復也。平者陂,往者復,則為否矣。當知天理之必然,方泰之時,不敢安逸,常艱危其思慮,正固其施為,如是則可以无咎。處泰之道,既能艱貞,則可常保其泰,不勞憂恤,得其所求也。不失所期為孚。如是,則於其祿食有福益也。祿食,謂福祉。善處泰者,其福可長也。蓋德善日積,則福祿日臻,德踰於祿,則雖盛而非滿。自古隆盛,未有不失道而喪敗者也。

【集說】

○ 項氏安世曰:无平不陂,為三陽言之;无往不復,為三陰言之。兩言无不者,明此皆天道之必至,而有孚者也。人能知此,則當泰之極,不可不盡人事以防之,撫極泰之運而操心之危,如此則舉動之際,必无過咎,然後彼必至之孚,可以勿恤。我固有之福,可以長享矣。

○ 徐氏直方曰:小人所以勝君子者,非乘其怠,則攻其隙,艱則無怠之可乘,貞則無隙之可攻,如此則可以无咎,可以勿憂其孚矣。或曰:陰陽交運,否泰相仍,時勢然也,雖艱貞,勿恤如之何?曰:平陂住復者,天運之不能無;艱貞勿恤者,人事之所當盡。天人有交勝之理,處其交,履其會者,必有變化持守之道,若一諉之天運,以為無預於人事,則聖人之易,可無作矣。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鄰,不戒以孚。

【本義】已過乎中,泰已極矣,故三陰翩然而下復,不待富而其類從之,不待戒令而信也。其占為有小人合交以害正道,君子所當戒也。陰虛陽實,故凡言不富者,皆陰爻也。

【程傳】六四處泰之過中,以陰在上,志在下復,上二陰亦志在趨下。翩翩,疾飛之貌,四翩翩就下,與其鄰同也。鄰,其類也,謂五與上。夫人富而其類從者,為利也,不富而從者,其志同也。三陰皆在下之物,居上乃失其實,其志皆欲下行,故不富而相從,不待戒告而誠意相合也。夫陰陽之升降,乃時運之否、泰,或交或散,理之常也。泰既過中,則將變矣,聖人於三,尚云艱貞則有福,蓋三為將中,知戒則可保,四已過中矣,理必變也,故專言始終反復之道。五,泰之主,則復言處泰之義。

【集說】

○ 沈氏該曰:四處上體,在近君之位。三陽既進,樂與賢者共之,志同願得,是以不富以鄰,不戒而孚也。

○ 趙氏彥肅曰:從六五下賢,其心休休焉者也。

○ 李氏簡曰:陰氣上升,陽氣下降,乃天地之交泰也。上以謙虛接乎下,下以剛直事乎上,上下相孚,乃君臣之交泰也,君臣交泰,則天下泰矣。故下三爻皆以剛直事其上,上三爻皆以謙虛接乎下,四當二卦之交,故發此義。

○ 俞氏琰曰:翩翩,降以相從之貌。易以陰虛為不富,六四陰爻,故曰不富。

○ 何氏楷曰:此正陰陽交泰之爻也。翩翩,群飛而下貌。陰虛陽實,凡言不富者皆陰爻。鄰,指五上,四能挾其並居之鄰,相從而下者,以三陰皆欲求陽,故不待教戒,而能以之下孚乎陽也。

【案】《傳》義皆以此爻為小人復來,然以《彖傳》「上下交而其志同」觀之,則四五正當君相之位,下交之主,兩爻《象傳》所謂中心願也,中以行願也,則正所謂志同者也。爻辭不富,與謙六五同,皆言其謙虛而不自滿足爾。沈氏趙氏以下諸說,義皆可從。

六五,帝乙歸妹,以祉元吉。

【本義】以陰居尊,為泰之主,柔中虛己,下應九二,吉之道也。而帝乙歸妹之時,亦嘗占得此爻。占者如是,則有祉而元吉矣。凡經以古人為言,如高宗、箕子之類者,皆放此。

【程傳】史謂湯為天乙,厥後有帝祖乙,亦賢王也。後又有帝乙。《多士》曰:自成湯至于帝乙,罔不明德恤祀。稱帝乙者,未知誰是。以爻義觀之,帝乙制王姬下嫁之禮法者也。自古帝女雖皆下嫁,至帝乙然後制為禮法,使降其尊貴,以順從其夫也。六五以陰柔居君位,下應於九二剛明之賢,五能倚任其賢臣而順從之,如帝乙之歸妹然,降其尊而順從於陽,則以之受祉,且元吉也。元吉,大吉而盡善者也,謂成治泰之功也。

【集說】

○ 項氏安世曰:帝女下嫁之禮,至湯而備。湯嫁妹之辭曰:無以天子之富而驕諸侯。陰之從陽,女之順夫,天下之義也。往事爾夫,必以禮義。湯稱天乙,或者亦稱帝乙乎?

上六,城復于隍,勿用師。自邑告命,貞吝。

【本義】泰極而否,城復于隍之象。戒占者不可力爭,但可自守,雖得其貞,亦不免於羞吝也。

【程傳】掘隍土積累以成城,如治道積累以成泰。及泰之終,將反於否,如城土頹圯,復反于隍也。上,泰之終,六以小人處之,行將否矣。勿用師,君之所以能用其眾者,上下之情通而心從也。今泰之將終,失泰之道,上下之情不通矣。民心離散,不從其上,豈可用也?用之則亂。眾既不可用,方自其親近而告命之,雖使所告命者得其正,亦可羞吝。邑,所居,謂親近,大率告命必自近始。凡貞凶,貞吝,有二義,有貞固守此則凶吝者,有雖得正亦凶吝者,此不云貞凶而云貞吝者,將否而方告命,為可羞吝,否不由於告命也。

【集說】

○ 《朱子語類》:問:泰卦「无平不陂,无往不復」與「城復于隍」。曰:此亦事勢之必然,冶久必亂,亂久必治,天下無久而不變之理。子善遂言天下治亂,皆生於人心,治久則人心放肆,故亂因此生。亂極則人心恐懼,故治由此起。曰:固是生於人心,履其運者,必有變化持守之道可也。

【案】貞者,常也。爻義言當此之時,只可告邑,未可用師。若守常而用師則吝,非以告邑為可吝也。

【总论】

○ 刘氏定之曰; 泰取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故六爻之中,相交之义重。 初与四相交,泰之始也。 故初言以其汇,如茅之连茹。 四言以其邻,如鸟之连翩,二与五相交,泰之中也,故五言人君降其尊贵以任夫臣,二言大臣尽其职任以答夫君。 三与上相交,泰之终也,故三言平变而为陂,上言城复而于隍。 盖君子进而小人退,所以致泰也。 君委任而臣效忠,所以致泰也。 抑天运之循环,泰极而否,有必然者,而保泰之意,隐然有不容不恐惧焉,则平陂城隍,其旨严哉!

○ 吴氏曰慎曰:初四以气类言,二体之始也。 三上以时运言,二体之终也。 二五以主泰言,二体之中也。

版权: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iyunzhai.com/10922.html

相关推荐

元字敬道,谯国龙亢人,僣号僞楚皇帝,事见《晋书》本传。 《隋书•经籍志》有《周易系辞》二卷,晋…

28,396

http://zhouyipress.oss-cn-beijing.aliyuncs.com/2024/09/2024090507105616.mp4

11,262

书名:御纂周易折中 作者:(清)李光地 电子书状态:完成校对 《御纂周易折中》简称《周易折中》,…

1,916

御纂周易折中序 易学之广大悉备,秦汉而后,无复得其精微矣! 至有宋以来,周邵程张,阐发其奥,唯…

4,269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

助力内容变现

将您的收入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15689987323

客服邮箱

3131816650@qq.com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手机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