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收藏 0 点赞 6,140 浏览 4295 个字

22. 【折中】22. 贲卦-御纂周易折中 贲卦 离下艮上

【程传】贲《序卦》:「嗑者合也,物不可以苟合而巳,故受之以贲,贲者饰也。 」物之合则必有文,文乃饰也。 如人之合聚,则有威仪上下。 物之合聚,则有次序行列。 合则必有文也,贲所以次噬嗑也。 为卦山下有火,山者草木百物之所聚也,下有火则照见其上,草木品汇,皆被其光彩,有贲饰之象,故为贲也。

贲亨,小利有攸往。

【本义】贲,饰也。 卦自损来者,柔自三来而文二,刚自二上而文三。 自既济而来者,柔自上来而文五,刚自五上而文上。 又内离而外艮,有文明而各得其分之象,故为贲。 占者以其柔来文刚,阳得阴助。 而离明于内,故为亨。 以其刚上文柔,而艮止于外,故小利有攸往。

【程传】物有饰而后能亨,故曰无本不立,无文不行,有实而加饰,则可以亨矣。 文饰之道,可增其光彩,故能小利于进也。

【集说】

○ 王氏申子曰:徒质则不能亨,质而有文以加饰之,则可亨,故曰贲亨。 然文盛则实必衰,苟专尚文以往则流,故曰小利有攸往。 小者,谓不可太过以灭其质也。

○ 梁氏寅曰:贲者文饰之道也。 有质而加之文,斯可亨矣。 朝廷文之以仪制而亨焉,宾主文之以礼貌而亨焉,家人文之以伦序而亨焉,官府文之以教令而亨焉。 推之事物,凡有质者,无不待于文也,文则无不亨也。 然既亨矣,而曰小利有攸往,何也? 文饰之道,但加之文采耳,非能变其实也。 故文之过盛,非所利也。 但小利于有往而已矣。 世之不知本者,或忘其当务之急,而屑屑焉于文饰,虽欲其亨,亦安得而亨乎?

○ 张氏振渊曰:离德文明莫掩,则无径情直行之弊,行之可通,故亨。 艮德止而不过,又有不尽饰之象焉。 故用文者,亦但可少有所饰,不可务为尽饰以戕其本真,故曰小利有攸往。

初九,贲其趾,舍车而徒。

【本义】刚德明体,自贲于下,为舍非道之车,而安于徒步之象,占者自处当如是也。

【程传】初九以阳刚居明体而处下,君子有刚明之德而在下者也。 君子在无位之地,无所施于天下,唯自贲饰其所行而已。 趾取在下而所以行也。 君子修饰之道,正其所行,守节处义,其行不苟,义或不当,则舍车舆而宁徒行,众人之所羞,而君子以为贲也。 舍车而徒之义,兼于比应取之。 初比二而应四,应四正也,与二非正也。 九之刚明守义,不近与于二,而远应于四,舍易而从难,如舍车而徒行也。 守节义,君子之贲也。 是故君子所贲,世俗所羞; 世俗所贵; 君子所贱。 以车徒为言者,因趾与行为义也。

六二,贲其须。

【本义】二以阴柔居中正,三以阳刚而得正,皆无应与,故二附三而动,有贲须之象。 占者宜从上之阳刚而动也。

【程传】卦之为贲,虽由两爻之变,而文明之义为重,二实贲之主也,故主言贲之道。 饰于物者,不能大变其质也,因其质而加饰耳,故取须义。 须,随颐而动者也,动止唯系于所附,犹善恶不由于贲也。 二之文明,唯为贲饰,善恶则系其质也。

【集说】

○ 王氏弼曰:得其位而无应,三亦无应,俱无应而比焉,近而相得者也。 须之为物,上附者也,故曰贲其须。

○ 朱氏震曰:毛在颐曰须,在口曰髭,在颊曰髯。 三至上有颐体,二在颐下,须之象。 二三刚柔相贲,贲其须也。 夫文不虚生,须生于颐,须所以贲其颐也。

○ 俞氏琰曰:二无应而比三,三亦无应而比二,故与之相贲,贲以柔来文刚故亨。 文当从质,非质则不能自饰。 阴必从阳,非阳则不能自进。 六二纯柔,必待九三之动而后动,故曰贲其须。

○ 蒋氏悌生曰:六以二居中,故有贲须之象。 须于人身,无损益于躯体,但可为仪表之饰。 周旋揖让,进退低昂,皆随面貌而动,使人仪举者文采容止可观,故《象》曰与上兴也。

○ 何氏楷曰:须阴血之形,而柔所以文刚者。 然阴柔不能自动,必附丽于阳,如须虽有美,必附丽于颐也。 大抵刚为质,柔为文。 文不附质,焉能为文? 故二必贲其须以从三,五必贲于丘园以从上。 圣人右质左文之意,于此可见。

九三,贲如濡如,永贞吉。

【本义】一阳居二阴之间,得其贲而润泽者也,然不可溺于所安,故有永贞之戒。

【程传】三处文明之极,与二四二阴间处相贲,贲之盛者也。 故云贲如。 如,辞助也。 贲饰之盛,光彩润泽,故云濡如。 光彩之盛,则有润泽。 《诗》云:麀鹿濯濯。 永贞吉,三与二四非正应,相比而成相贲,故戒以常永贞正。 贲者饰也,贲饰之事,难乎常也,故永贞则吉。 三与四相贲,又下比于二,二柔文一刚,上下交贲,为贲之盛也。

【集说】

○ 胡氏炳文曰; 互坎有濡义,亦有陷义,既未济濡首濡尾,濡而陷者也。 九三非不贞也,能永其贞,则二阴于我为润泽之濡,我于彼不为陷溺之濡矣。

○ 俞氏琰曰:九三处六二六四之间,故曰贲如濡如,文过则质丧,质丧则文弊,要当永久以刚正之德固守则吉。

○ 潘氏士藻曰:三本刚正,特虑其为二阴所陷溺,未免有灭质之患,故有永贞之戒。

○ 何氏楷曰:以一刚介二柔之间,贲之盛者也。 曰濡如者,犹《诗》言六辔如濡,谓所饰之文采鲜泽也。 然受物之饰,恐为物溺,故戒之曰永贞吉。 长守其阳刚之正,而不为阴柔所溺,则不至以文灭质矣。

六四,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

【本义】皤,白也。 马,人所乘,人白则马亦白矣。 四与初相贲者,乃为九三所隔而不得遂,故皤如。 而其往求之心,如飞翰之疾也,然九三刚正,非为寇者也,乃求婚媾耳,故其象如此。

【程传】四与初为正应,相贲者也。 本当贲如,而为三所隔,故不获相贲而皤如。 皤,白也,未获贲也。 马在下而动者也,未获相贲,故云白马。 其从正应之志如飞,故云翰如。 匪为九三之寇雠所隔,则婚媾遂其相亲矣。 己之所乘,与动于下者,马之象也。 初四正应,终必获亲,第始为其间隔耳。

【集说】

○ 《朱子语类》云:六四白马翰如,言此爻无所贲饰,其马亦白也,言无饰之象如此。

○ 胡氏炳文曰:屯二应五,下求上也,不可以急。 贲四应初,上求下也,不可以缓。

○ 俞氏琰曰:发白为皤,马白为翰。 《礼记》云:商人尚白,戎事乘翰。 郑氏注云:翰,马白色也。 四当贲道之变,文返于质,故其象如此。

○ 梁氏寅曰:六四在离明之外,为艮止之始,乃贲之盛极,而当反质素之时也,故云贲如皤如。 夫初之舍车,为在下而无所乘故也,四在九三之上,则有所乘矣,故云白马翰如。 人既质素,则马亦白也。

○ 苏氏濬曰:六四一爻,当以白贲之义推之,四与初相贲者也,以实心而求于初,不为虚饰,初曰贲趾,四曰皤如,初曰舍车,四曰白马,同一白贲之风而已。

【案】《程传》沿《注疏》之说,《本义》又沿《程传》之说,皆以为初四相贲而为三所隔,故末得其贲而皤然也。 然《朱子语类》以无饰言之,则已自改其说矣,故以后诸儒,皆以皤白为崇素返质之义,实于卦意为合。

○ 又案:易中凡重言如者,皆两端不定之辞,故屯如邅如者,欲进而未径进也。 此三爻贲如濡如者,得阴自贲,又虑其见濡也。 此爻贲如皤如者,当贲之时,既外尙乎文饰,而下应初刚,又心崇乎质素,两端未能自决,《象传》谓之疑者此也。 白马翰如,指初九也。 己有皤如之心,故知白马翰如,而来者匪寇也,乃己之婚媾也。 凡言匪寇婚媾,皆就上文所指之物而言。 屯二睽上,与此正同。

六五,贲于丘园,束帛戔戔,吝,终吉。

【本义】六五柔中为贲之主,敦本尚实,得贲之道,故有丘园之象。 然阴性吝啬,故有束帛戔戔之象。 束帛,薄物。 戔戔,浅小之意。 人而如此,虽可羞吝,然礼奢宁俭,故得终吉。

【程传】六五以阴柔之质,密比于上九刚阳之贤,阴比于阳,复无所系应,从之者也,受贲于上九也。 自古设险守国,故城垒多依丘坂。 丘,谓在外而近且高者。 园圃之地,最近城邑,亦在外而近者。 丘园,谓在外而近者,指上九也。 六五虽居君位,而阴柔之才,不足自守,与上之刚阳相比而志从焉,获贲于外比之贤,贲于丘园也。 若能受贲于上九,受其裁制,如束帛而戔戔,则虽其柔弱不能自为,为可吝少。 然能从于人,成贲之功,终获其吉也。 戔戔,翦裁分裂之状。 帛未用则束之,故谓之束帛。 及其制为衣服,必翦裁分裂戔戔然。 束帛,喻六五本质。 戔戔,谓受人翦制而成用也。 其资于人与蒙同,而蒙不言吝者,盖童蒙而赖于人,乃其宜也。 非童幼而资贲于人,为可吝耳。 然享其功,终为吉也。

【集说】

○ 《朱子语类》问,「贲于丘园」安定作敦本说。 曰:某之意正要如此。 或以戔戔为盛多之貌,非也。 戔戔者浅小之意,所以下文云吝终吉。 吝者虽不好看,然终却吉。

○ 又云:「贲于丘园,束帛戔戔」,是个务农尚俭。 戔戔,是狭小不足之意。 以字义考之,从水则为浅,从贝则为贱,从金则为钱。 六五居尊位,却如此敦本尚俭,便似吝啬。 如卫文公、汉文帝,虽是吝,却终吉,此在贲卦有反本之意。

○ 问:六五是在艮体,故安止于丘园,而不复外贲之象。 曰:亦是上比于九,渐渐到极处。 若一向贲饰去,亦自不好,须是收敛方得。

○ 胡氏炳文曰:不贲于市朝,而贲于丘园,敦本也。 束帛戔戔,尚实也。

○ 潘氏士藻曰:五居中履尊,下无应与,而上比文柔之刚,得止之义,以成贲之道,故有贲于丘园之象。

○ 何氏楷曰:比于上九刚阳之贤,受贲于上九者也。 丘园指上,上阳刚而处外,乃贤人隐丘园之象。 据《彖》曰「刚上文柔」,则六五乃上所贲者,爻所谓「贲于丘园」,犹曰受贲饰于丘园也。 按《昏礼》「纳帛一束,束五两」注:十端为束。 束帛戔戔,其仪文虽薄,然终与上合志而吉。

上九,白贲。 无咎。

【本义】贲极反本,复于无色,善补过矣。 故其象占如此。

【程传】上九贲之极也,贲饰之极则失于华伪,唯能质白其贲,则无过失之咎。 白,素也。 尚质素则不失其本真,所谓尚质素者,非无饰也,不使华没实耳。

【集说】

○ 《朱子语类》问:如《本义》说六五上九两爻,却是贲极反本之意。 曰:六五已有反本之渐,故曰「贲于丘园,束帛戔戔」。 至上九白贲,则反本而复于无饰矢。 盖皆贲极之象也。

○ 王氏申子曰:上以阳刚为成卦之主,居艮止之极,当贲道之终,止文之流于终,终则返而质矣,故贲道成而无弊,无弊故无咎。

○ 熊氏良辅曰:白贲云者,终归于无所饰也。 贲之取义,始则因天下之质而饰之以文,终则反天下之文而归之于质。

○ 胡氏炳文曰:贲上卦言白马,言束帛戔戔,终言白贲。 《杂卦》曰:“贲无色也。」 可谓一言以蔽之矣。

○ 蒋氏悌生曰:六五上九皆敦尚质素,以白为贲,素以为绚之意。 上九处无位之地,高尚其事,不尚华饰,以质素为贲,甘受和,白受采,其贤于五采彰施远矣。

【总论】

○ 丘氏富国曰:阴阳二物,有应者以应而相贲,无应者以比而相贲。 四与初应,求贲于初,故初贲趾而四翰如也。 二比三而贲乎三,故二贲须而三濡如也。 五比上而贲乎上,故五贲丘园而上白贲也。 初与四应而相贲者也。 二与三,五与上,比而相贲者也。 此贲六爻之大旨也。

○ 龚氏焕曰:贲之为言饰也,谓饰以文华也。 然以六爻考之,初之舍车而徒,五之丘园,上之白贲,皆质实而不事文华者也。 四之皤如贲于初,二之贲须附于三,唯三之贲如濡如,乃贲饰之盛,而即有永贞之戒者,惧其溺于文也。 如是则古人之所贲者,未始事文华也,亦务其本实而已。 本实既立,文华不外焉。 徒事文华,不务本实,非古人所谓贲。

版权: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iyunzhai.com/10881.html

相关推荐

元字敬道,谯国龙亢人,僣号僞楚皇帝,事见《晋书》本传。 《隋书•经籍志》有《周易系辞》二卷,晋…

28,396

http://zhouyipress.oss-cn-beijing.aliyuncs.com/2024/09/2024090507105616.mp4

11,262

书名:御纂周易折中 作者:(清)李光地 电子书状态:完成校对 《御纂周易折中》简称《周易折中》,…

1,916

御纂周易折中序 易学之广大悉备,秦汉而后,无复得其精微矣! 至有宋以来,周邵程张,阐发其奥,唯…

4,269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

助力内容变现

将您的收入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15689987323

客服邮箱

3131816650@qq.com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手机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