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传】困《序卦》:「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 升者,自下而上,自下升上,以力进也,不已必困矣,故升之后受之以困也。 困者,惫乏之义。 为卦兑上而坎下,水居泽上,则泽中有水也; 乃在泽下,枯涸无水之象,为困乏之义。 又兑以阴在上,坎以阳居下,与上六在二阳之上,而九二陷于二阴之中,皆阴柔揜于阳刚,所以为困也。 君子为小人所揜蔽,穷困之时也。
困,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
【本义】困者,穷而不能自振之义。 坎刚为兑柔所揜,九二为二阴所揜,四五为上六所揜,所以为困。 坎险兑说,处险而说,是身虽困而道则亨也。 二五刚中,又有大人之象。 占者处困能亨,则得其正矣,非大人其孰能之,故曰贞。 又曰:大人者,明不正之小人不能当也。 有言不信,又戒以当务晦默,不可尚口,益取穷困。
【程传】如卦之才,则困而能亨,且得贞正,乃大人处困之道也,故能吉而无咎。 大人处困,不唯其道自吉,乐天安命,乃不失其吉也。 况随时善处,复有裕乎。 有言不信,当困而言,人谁信之。
【集说】
○ 孔氏颖达曰:困者,穷厄委顿之名,道穷力竭,不能自济,故名为困。 小人遭困则穷斯滥矣,君子遇之则不改其操。 处困而不失其自通之道,故曰困亨。 处困而能自通,必是履正体大之人,能济于困,然后得吉而无咎,故曰贞大人吉无咎。 处困求济,在于正身脩德。 若巧言饰辞,人所不信,则其道弥穷,故诫之以有言不信也。
【案】困亨者,非谓处困而能亨也。 盖困穷者,所以动人之心,忍人之性,因屈以致伸,有必通之理也。 然惟守正之大人,则能进德于困,而得其所以可通者尔,岂小人之所能乎。 困者,君子道屈之时也,屈则不伸矣。 有言不信,信字疑当作伸字解。 盖有言而动见沮抑,乃是困厄之极,不特人疑之而不信也。 夬卦闻言不信,己不信人之言也。 而夫子以聪不明解之,以信字对聪字,则信字当为疑信之信。 此卦「有言不信」,人不行己之言也。 而夫子以尚口乃穷解之,以信字对穷字,则信字当为屈伸之伸。
初六,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岁不覿。
【本义】臀,物之底也。 困于株木,伤而不能安也。 初六以阴柔处困之底,居暗之甚,故其象占如此。
【程传】六以阴柔处于至卑,又居坎险之下,在困不能自济者也,必得在上刚明之人为援助,则可以济其困矣。 初与四为正应,九四以阳而居阴为不正,失刚而不中,又方困于阴揜,是恶能济人之困。 犹株木之下,不能荫覆于物。 株木,无枝叶之木也。 四,近君之位,在他卦不为无助,以居困而不能庇物,故为株木。 臀,所以居也。 臀困于株木,谓无所庇而不得安其居,居安则非困也。 入于幽谷,阴柔之人,非能安其所遇。 既不能免于困,则益迷暗妄动,入于深困。 幽谷,深暗之所也。 方益入于困,无自出之势,故于至三岁不覿,终困者也。 不覿,不遇其所亨也。
【集说】
○ 项氏安世曰:初六在坎下,故为入于幽谷,即坎初爻入于坎窞也。
○ 张氏清子曰:人之体行则趾为下,坐则臀为下,初六困而不行,此坐困之象也。
【案】《诗》云:出于幽谷,迁于乔木。 初不能自迁于乔木,而惟坐困株木之下,则有愈入于幽谷而已。 阴柔处困之最下,故其象如此。 在人则卑暗穷陋,而不能自拔者。 言臀者,况其坐而不迁也。
九二,困于酒食,朱绂方来,利用亨祀,征凶,无咎。
【本义】困于酒食,厌饬苦恼之意。 酒食,人之所欲,然醉饱过宜,则是反为所困矣。 朱绂方来,上应之也。 九二有刚中之德,以处困时,虽无凶害,而反困于得其所欲之多,故其象如此,而其占利以享祀。 若征行则非其时,故凶,而于义为无咎也。
【程传】酒食,人所欲而所以施惠也。 二以刚中之才而处困之时,君子安其所遇,虽穷戹险难,无所动其心,不恤其为困也。 所困者,唯困于所欲耳。 君子之所欲者,泽天下之民,济天下之困也。 二未得遂其欲,施其惠,故为困于酒食也。 大人君子,怀其道而困于下,必得有道之君,求而用之,然后能施其所蕴。 二以刚中之德困于下,上有九五刚中之君,道同德合,必来相求,故云朱绂方来。 方来,方且来也。 朱绂,王者之服,蔽膝也,以行来为义,故以蔽膝言之。 利用享祀,享祀以至诚通神明也。 在困之时,利用至诚如享祀,然其德既诚,自能感通于上。 自昔贤哲困于幽远而德卒升,闻道卒为用者,唯自守至诚而已。 征凶无咎,方困之时,若不至诚安处以俟命,往而求之,则犯难得凶,乃自取也,将谁咎乎。 不度时而征,乃不安其所为困所动也。 失刚中之德,自取凶悔,何所怨咎。 诸卦二五以阴阳相应而吉,唯小畜与困乃戹于阴,故同道相求。 小畜,阳为阴所畜; 困,阳为阴所揜也。
【集说】
○ 石氏介曰:朱绂,祭服,谓可衣朱绂而享宗庙也。 征凶,既在险中,何可以行。 无咎,以其居阳明之德,可以无咎。
【案】小人以身穷为困,君子以道穷为困。 卦之三阳,所谓君子也。 所困者非身之穷,乃道之穷也,故二五则绂服荣于躬,四则金车宠于行。 然而道之不通,则其荣宠也,适以为困而已矣。 然荣宠亦非无故而来,神明之意,必有在焉。 唯竭诚以求当神明之意,则终有通时矣。 故虽当困之时,征行必凶,而其要无咎也。 用享祀者,谓服此朱绂。 用此酒食以享之,喻所得之爵禄,不敢以之自奉,而以为竭诚尽职之具也。 《书》曰:「予不敢宿,则禋于文王武王。」 意义相近。
六三,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
【本义】阴柔而不中正,故有此象,而其占则凶。 石,指四。 蒺藜,指二。 宫谓三,而妻则六也。 其义则《系辞》备矣。
【程传】六三以阴柔不中正之质,处险极而用刚,居阳用刚也,不善处困之甚者也。 石,坚重难胜之物。 蒺藜,刺不可据之物。 三以刚险而上进,则二阳在上,力不能胜,坚不可犯,益自困耳,困于石也。 以不善之德,居九二刚中之上,其不安犹藉刺,据于蒺藜也。 进退既皆益困,欲安其所,益不能矣。 宫,其居所安也。 妻,所安之主也。 知进退之不可,而欲安其居,则失其所安矣。 进退与处皆不可,唯死而已,其凶可知。 《系辞》曰:「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 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 既辱且危,死期将至,妻可得见耶?」 二阳不可犯也,而犯之,以取困,是非所困而困也。 名辱,其事恶也。 三在二上,固为据之,然茍能谦柔以下之,则无害矣。 乃用刚险以乘之,则不安而取困,如据蒺藜也, 如是死期将至,所安之主可得见乎?
【案】三陰皆非能處困者,初在下,坐而困者也。三居進退之際,行而困者也。傷於外者,必反其家,而又無所歸,甚言妄行取困,其極如此。
九四,來徐徐,困于金車,吝,有終。
【本義】初六,九四之正應,九四處位不當,不能濟物,而初六方困於下,又為九二所隔,故其象如此。然邪不勝正,故其占雖為可吝,而必有終也。金車為九二,象未詳,疑坎有輪象也。
【程傳】唯力不足,故困。亨困之道,必由援助。當困之時,上下相求,理當然也。四與初為正應,然四以不中正處困,其才不足以濟人之困。初比二,二有剛中之才,足以拯困,則宜為初所從矣。金,剛也。車,載物者也。二以剛在下載己,故謂之金車。四欲從初,而阻於二,故其來,遲疑而徐徐,是困于金車也。己之所應,疑其少己而之它,將從之則猶豫不敢遽前,豈不可羞吝乎!有終者,事之所歸者正也,初四正應,終必相從也。寒士之妻,弱國之臣,各安其正而已,茍擇勢而從,則惡之大者,不容於世矣。二與四皆以陽居陰,而二以剛中之才,所以能濟困也。居陰者,尚柔也。得中者,不失剛柔之宜也。
【集說】
○ 胡氏瑗曰:徐徐者,舒緩不敢決進也。
【案】來徐徐者,喻君子當困時,不欲上進也。困于金車者,招我以車,不容不來也,如是則可羞吝矣。然上近九五之剛中正,乃卦所謂大人者,與之同德,終有亨道。
九五,劓刖,困于赤绂,乃徐有说,利用祭祀。
【本义】剗刖者,伤于上下。 下既伤,则赤绂无所用而反为困矣。 九五当困之时,上为阴揜,下则乘刚,故有此象。 然刚中而说体,故能迟久而有说也。 占具象中,又利用祭祀,久当获福。
【程传】截鼻曰刽,伤于上也。 去足为刖,伤于下也。 上下皆揜于阴,为其伤害,剗刖之象也。 五君位也,人君之困,由上下无与也。 赤绂,臣下之服,取行来之义,故以绂言人君之困,以天下不来也。 天下皆来,则非困也。 五虽在困,而有刚中之德。 下有九二刚中之贤,道同德合,徐必相应而来,共济天下之困,是始困而徐有喜说也。 利用祭祀。 祭祀之事,必致其诚敬,而后受福。 人君在困时,宜念天下之困,求天下之贤若祭祀,然致其诚敬,则能致天下之贤,济天下之困矣。 五与二同德,而云上下无与,何也? 曰:阴阳相应者,自然相应也,如夫妇、骨肉分定也。 五与二皆阳爻,以刚中之德同,而相应相求,而后合者也,如君臣朋友义合也。 方其始困,安有上下之与,有与则非困,故徐合而后有说也。 二云享祀,五云祭祀,大意则宜用至诚,乃受福也。 祭与祀享,泛言之则可通。 分而言之,祭天神,祀地祇,享人鬼。 五君位言祭,二在下言享,各以其所当用也。
【集说】
○ 王氏应麟曰:困九五曰「利用祭祀」,李公晦谓明虽困于人,而幽可感于神,岂不以人不能知,而鬼神独知之乎。 愚谓:孔子云:知我者其天乎。 韩子云:惟乖于时,乃与天通。 不求人知而求天知,处困之道也。
【案】九五不取君象,但取位高而益困者耳。 其象与九二同,但二则朱绂方将来,五则高位而已困于赤绂矣。 乃徐有说者。 五兑体,故能从容以处之而有余裕也。 利用祭祀之义,亦与二同。
上六,困于葛藟,于臲卼,曰动悔,有悔,征吉。
【程传】物极则反,事极则变,困既极矣,理当变矣。 葛藟,缠束之物。 臲卼,危动之状。 六处困之极,为困所缠束,而居最高危之地,困于格藟与臲卼也。 动悔,动辄有悔,无所不困也。 有悔咎,前之失也。 曰,自谓也,若能曰如是动,皆得悔。 当变前之所为,有悔也。 能悔,则往而得吉也。 困极而征, 则出于困矣,故吉。 三以阴在下卦之上而凶,上居一卦之上而无凶,何也? 曰:三居刚而处险,困而用刚险,故凶。 上以柔居说,唯为困极耳。 困极则有变,困之道也。 困与屯之上皆以无应,居卦终。 屯则泣血涟如,困则有悔,征吉; 屯险极,而困说体,故也。 以说顺进,可以离乎困也。
【集说】
0 项氏安世曰:此《彖》所谓「尚口乃穷也」。 若能断葛藟而不牵,辞臲卼而不居,行而去之,吉孰加焉。
○ 易氏祓曰:阳刚不可终困,而二四五皆不言吉,阴柔未免乎困,而上独言吉者,困极则变,如否之有泰,虽险而终济也。
○ 徐氏几曰:震无咎者存乎悔,困已极矣,有悔则可出困而征吉。 困穷而通,其谓是夫。
○ 吴氏曰慎曰:困非自己致而时势适逢者,则当守其刚中之德,是谓困而不失其所亨也。 其道主于贞,若困由己之柔暗而致者,则当变其所为,以免于困也。 其道主于悔,学者深察乎此,则处困之道,异宜而各得矣。
【案】处困贵于说,而上说之主也,故虽当困极而尚有征吉之占,异乎初与三之坐困行塞者也。 然为兑主,则又有尚口之象,尚口则支离缴绕,如困于葛藟然,将且臲卼不安,而失其所为说矣,故必悔悟而离去之则吉。
【总论】龚氏焕曰:卦以柔揜刚而为困,主乎阳而言也。 而阴之困为尤甚,《彖传》曰:「困而不失其所亨,其惟君子乎。」 三刚爻之谓矣。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