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劳民劝相。
【本义】木上有水,津润上行,井之象也。 劳民者以君养民,劝相者使民相养,皆取井养之义。
【程传】木承水而上之,乃器汲水而出井之象,君子观井之象,法井之德,以劳徕其民,而劝勉以相助之道也。 劳徕其民,法井之用也。 劝民使相助,法井之施也。
【集说】
○ 张子曰:养而不穷,莫若劳民而劝相也。
○ 杨氏绘曰; 水性润下,能上润于物者,井之用也。
○ 《朱子语类》云:木上有水,井,说者以为木是汲器,则后面却有瓶,瓶自是瓦器,只是说水之津润上行,至那木之杪,这便是井水上行之象。
○ 又云,草木之生,津润皆上行,直至树末,便是木上有水之义,如菖蒲叶,每晨叶尾皆有水如珠颗,虽藏之密室亦然,非露水也。 问如此则井之义与? 木上有水何预? 曰:木上有水,便如水本在井底,却能汲上来给人之食,故取象如此。
○ 李氏心传曰:劝相,即相友相助相扶持之意。
【案】《大象》「木上有水」,须以朱子之说为长,《彖传》「巽乎水而上水」,则郑氏桔橰之说,不妨并存也。 劳民者,如巽风之布号令; 劝相者,如坎水之相灌输。
井泥不食,下也。 旧井无禽,时舍也。
【本义】言为时所弃。
【程传】以阴而居井之下,泥之象也。 无水而泥,人所不食也。 人不食,则水不上,无以及禽鸟。 禽鸟亦不至矣。 见其不能济物,为时所舍置不用也,若能及禽鸟,是亦有所济也。 舍,上声,与干之时舍音不同。
【集说】
○ 孔氏颖达曰:下也者,以其最在井下,故为井泥也。 时舍也者,人既不食,禽亦不向,是一时共弃舍也。
井谷射鮒,无与也。
【程传】井以上出为功,二阳刚之才,本可济用,以在下而上无应援,是以下比而射鲨。 若上有与之者,则当汲引而上,成井之功矣。
【集说】
○ 谷氏家杰曰:谓有泉而无与,与无泉而时弃者,自不可同也。
井渫不食,行恻也。 求王明,受福也。
【本义】行恻者,行道之人,皆以为恻。
【程传】井渫,治而不见食,乃人有才知而不见用,以不得行为忧恻也。 既以不得行为恻,则岂免有求也。 故求王明而受福,志切于行也。
【集说】
○ 赵氏汝楳曰:井不以不食为忧,贤者不以不遇而恻。 心恻者,行人也,行汲之人,为之求王者之明也。 求王之明,岂朋比以干禄,为其见知于上,则福被生民,犹井汲而出,然后利及于人也。
○ 王氏申子曰:井渫而不为人所食,纵不自恻,行道之人,亦为之恻然矣。 纵不求人之我用,人亦为之求之,以并受其福矣。
井甃无咎,脩井也。
【程传】甃者,脩治于井也,虽不能大其济物之功,亦能脩治不废也,故无咎,仅能免咎而已。 若在刚阳,自不至如是,如是则可咎矣。
【集说】
○ 虞氏翻曰:脩,治也。 以瓦甓垒井称甃。
○ 苏氏辉曰:脩,洁也,阳为动为实,阴为静为虚,泉者所以为井也,动也实也,井者泉之所寄也,静也虚也。 初六最下,故曰泥。 上六最上,故曰收。 六四居其间而不失正,故曰甃。 甃之于井,所以御恶而洁井也,井待是而洁,故无咎。
寒泉之食,中正也。
【程传】寒泉而可食,井道之至善者也,九五中正之德,为至善之义。
【案】《诗》云:「泉之竭矣,不云自中。」 盖不中则源不常裕而不寒也。 又云:「冽彼下泉,浸彼苞萧。」 盖不正则流不逮下而不食也。
元吉在上,大成也。
【程传】以大善之吉在卦之上,井道之大成也。 井以上为成功。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