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收藏 0 点赞 11,776 浏览 3316 个字

杂卦传

【集说】

○ 孔氏颖达曰:《序卦》依文王上下而次序之,此《杂卦》孔子更以意错杂而对,辨其次第,不与《序卦》同。

○ 《朱子语类》云:卦有反有对,乾坤、坎离是反,艮兑、震巽是对,乾坤、坎离,倒转也只是四卦,艮兑、震巽倒转则为中孚颐、小过大过,其余皆是对卦。

○ 又云:八卦便只是六卦,乾、坤、坎、离是四正卦,兑便是翻转底巽,震便是翻转的艮,六十四卦,只八卦是正卦,余便只二十四卦,翻转为五十六卦,中孚是个双夹底离,小过是个箇双夹的坎,大过是个厚画底坎,颐是个厚画底离。

○ 又云:三画之卦,只是六卦,即六画之卦,以正卦八,加反卦二十有八,为三十有六,六六三十六也。 邵子谓之暗卦,小成之卦八,即大成之卦六十四,八八六十四也,三十六与六十四同。

○ 龙氏仁夫曰:按《春秋传》释系辞所谓屯固比入,坤安震杀之属,以一字断卦义,往往古筮书多有之,《杂卦》此类是也。 夫子存之,为经羽翼,非创作也。

乾刚坤柔,比乐师忧。

【集说】

○ 苏氏轺曰:有亲则乐,动众则忧。

○ 朱氏震曰:比得位而众从之,故乐。 师犯难而众从之,故忧。 忧乐以天下也。

临观之义,或与或求。

【本义】以我临物曰与,物来观我曰求。 或曰:二卦互有与求之义。

【集说】

○ 郭氏雍曰:临与所临,观与所观,二卦皆有与求之义,或有与无求,或有求无与,皆非临观之道。

屯见而不失其居,蒙杂而着。

【本义】屯震遇坎,震动故见,坎险不行也。 蒙坎遇艮,坎幽昧,艮光明也。 或曰:屯以初言,蒙以二言。

【集说】

○ 苏氏轺曰:君子以经纶,故曰见。 盘桓利居贞,故曰不失其居。 蒙以养正,蒙正未分,故曰杂。 童明,故曰着。

○ 龚氏原曰:不见则不足以济众,不居则不足以为主。

○ 柴氏中行曰:在蒙昧之中,虽未有识别,而善理昭著。

震起也,艮止也。 损益,盛衰之始也。

【集说】

0 虞氏翻曰:震阳动行,故起。 艮阳终止,故止。

○ 朱氏震曰:阳起于坤而出震,则静者动,阳止于艮而入坤,则动者静。

○ 郭氏雍曰:损已必盛,故为盛之始。 益已必衰,故为衰之始。 消长相循,在道常如是也。

○ 俞氏琰曰:损益盖未至于盛衰,而盛衰自此始也。

○ 錢氏志立曰:損益、否泰,為盛衰反復之介,易所最重者也。《雜卦》於他卦分舉,而損益、否泰則合舉之,以明盛衰之無常,反復之甚速也。《周易》自乾坤至否泰十二卦,自咸恒至損益十二卦,此除乾坤外,自比師至損益十卦,自咸恒至泰否十卦。

大畜時也,无妄災也。

【本義】止健者,時有適然,无妄而災自外至。

【集說】

○ 郭氏雍曰: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然則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亦以待時也。无妄之謂災,其餘自作孽而已,故无妄匪正有眚。

○ 何氏楷曰:大畜若上九天衢之亨,可謂得時矣。然無畜而時不謂時也,大畜故謂之時耳。无妄若六三或繫之牛可謂逢災矣,然有妄而災不謂災也,无妄故謂之災耳。

萃聚而升不來也,謙輕而豫怠也。

【集說】

○ 郭氏雍曰:謙輕己,豫怠己也。以樂豫,故心怠,是以君子貴知幾。

○ 《朱子語類》云:輕是不自尊重,卑小之義。豫是悅之極,便放倒了,如上六冥豫是也。

○ 項氏安世曰:自以為少,故謙。自以為多,故豫。少故輕,多故怠。

○ 柴氏中行曰:謙者視己若甚輕,豫則有滿盈之志而怠矣。

○ 張氏振淵曰:萃有聚而尚往之義,升有往而不反之義。

噬嗑,食也。賁,无色也。

【本義】白受采。

【集說】

○ 郭氏雍曰:賁以白賁无咎,故无色則質全,有天下之至賁存焉。

○ 項氏安世曰:物消曰食,噬者合,則強物消矣。

【案】此二語之義,即所謂食,取其充腹。衣取其蔽體者也。若飫於膏梁,則噬之不能合,而失飲食之正,若競於華美,則目迷五色,而非自然之文。

兌見而巽伏也。

【本義】兌陰外見,巽陰內伏。

【集說】

○ 何氏楷曰:巽本以陰在下為能巽也,《彖傳》乃為剛巽乎中正而志行,柔皆順乎剛。兌本以陰在上為能說也。《彖傳》乃謂「剛中而柔外,說以利貞」,蓋終主陽也云爾。

随无故也,蠱则饬也。

【本义】随前无故,蠱后当饬。

【集说】

○ 俞氏琰曰:故,谓故旧,与革去故之故同。 随人则忘旧,蠱则饬而新也。

【案】无故,犹庄子言去故,人心有旧见,则不能随人,故尧舜舍己从人者无故也。

剥,烂也。 复,反也。

【集说】

○ 项氏安世曰:剥烂尽,复反生也。 凡果烂而仁生,物烂而蛊生,木叶烂而根生,粪壤烂而苗生,皆剥复之理也。

○ 徐氏几曰:剥烂则阳穷于上,复反则阳生于下,犹果之烂坠于下,则可种而生矣。

晋,昼也。 明夷,诛也。

【本义】诛,伤也。

【集说】

○ 虞氏翻曰:离日在上故昼也,明入地中故诛也。

○ 郭氏雍曰:晋与明夷,朝暮之象也。 故言明出地上,明入地中。 诛亦伤也。

井通而困相遇也。

【本义】刚柔相遇而刚见揜也。

【集说】

○ 张子曰:泽无水,理势适然,故曰相遇。

○ 朱氏震曰:往来不穷,故曰井通。 遇阴则见揜而困,惟其时也。

○ 郭氏雍曰:往来井井,则其道通。 困遇刚揜,所以为困。

○ 项氏安世曰:自乾坤至此三十卦,正与上经之数相当,而下经亦以咸恒为始,以此见卦虽以杂名,而乾坤、咸恒上下经之首,则未尝杂也。

咸,速也。 恒,久也。

【本义】咸速恒久。

【集说】

○ 蔡氏渊曰:有感则应故速,常故能久。

○ 蔡氏清曰:咸非训速也,天下之事,无速于感通者,故曰咸速。

涣,离也。 节,止也。 解,缓也。 蹇,难也。 睽,外也。 家人,内也。 否泰,反其类也。

【集说】

○ 虞氏翻曰:涣散故离,节制度数故止。

○ 张子曰:天下之难既解,故安于佚乐,每失于缓。 蹇者见险而止,故为难。

○ 项氏安世曰; 涣节正与井困相反,井以木出水,故居塞而能通,涣则以水浮木,故通之极而至于散也。 节以泽上之水,故居通而能塞,困为泽下之水,故塞之极而至于困也。

○ 徐氏几曰:睽者疏而外也,家人者亲而内也。

○ 俞氏琰曰:涣节皆有坎水,风以散之则离,泽以潴之则止。

○ 徐氏在汉曰:外,犹言外之也,非内外之外,以情之亲疏为内外也。

大壮则止,遯则退也。

【本义】止,谓不进。

【集說】

○ 郭氏雍曰:壯不知止,小人之壯也。君子之壯,則有止。遯之退,大壯之止,則克己之道。

○ 趙氏玉泉曰:大壯以壯趾為凶,用壯為厲,欲陽之知所止也。遯以嘉遯為吉,肥遯為利,欲陽之知所處也。

○ 何氏楷曰:壯不可用,宜止不宜躁。遯與時行,應退不應進。止者難進,退者易退也。

大有,眾也。同人,親也。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小過,過也。中孚,信也。豐,多故也。親寡,旅也。

【本義】既明且動,其故多矣。

【集說】

○ 朱氏震曰:大有六五,柔得尊位而有其眾,有其眾則眾亦歸之,故曰大有眾也。同人六二,得中得位而同乎人,同乎人則人亦親之,故曰同人親也。

○ 潘氏夢旂曰:物盛則多故,旅寓則少親。

離上而坎下也。

【本義】火炎上,水潤下。

小畜,寡也。履,不處也。

【本義】不處,行進之義。

【集說】

○ 龔氏原曰:柔為君,故大有則眾。柔為臣,故小畜則寡。

【案】寡者,一陰雖得位而畜眾陽,其力寡也。不處者,一陰不得位而行乎眾陽之中,不敢寧處也。

需,不進也。訟,不親也。

【集說】

○ 李氏舜臣曰:乾上離下為同人,火性炎上而趨乾,故曰同人親也。乾上坎下為訟,水性就下,與乾違行,故不親也。

大過,顛也。姤,遇也,柔遇剛也。漸,女歸待男行也。頤,養正也。既濟,定也。歸妹,女之終也。未濟,男之窮也。夬,決也,剛決柔也。君子道長,小人道憂也。

【本義】自大過以下,卦不反對,或疑其錯簡。今以韻協之,又似非誤,未詳何義。

【集說】

○ 韓氏伯曰:剛柔失位,其道未濟,故曰窮也。

○ 《朱子语类》云:女待男而行,所以为渐。

○ 又云:《杂卦》以乾为首,不终之以他卦,而必终之以夬者,盖夬以五阳决一阴,决去一阴,则复为纯干矣。

○ 项氏安世曰:大过之象,本末俱弱,而在《杂卦》之终。 圣人作易,示天下以无终穷之理,教人以拨乱反正之法,是故原其乱之始生于姤,而极其势之上穷于夬,以示微之当防,盛之不足畏。 自夬而干,有终而复始之义也。

○ 又曰:自大过以下,特皆以男女为言,至夬而明言之曰君子小人,然则圣人之意,断可识矣。

○ 胡氏炳文曰:《本义》谓自大过以下,或疑其错简,以韵协之,又似非误。 愚窃以为「杂物撰德,非其中爻不备」,此盖指中四爻互体而言也。 先天图之左,互复、颐、既济、家人、归妹、睽、夬、乾八卦,右互姤、大过、未济、解、渐、蹇、剥、坤八卦,此则于右取姤大过未济渐四卦,于左取颐既济归妹夬四卦,各举其半,可兼其余矣。 始于干,终于夬,夬之一阴决尽则为干也。

版权: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iyunzhai.com/10375.html

相关推荐

元字敬道,谯国龙亢人,僣号僞楚皇帝,事见《晋书》本传。 《隋书•经籍志》有《周易系辞》二卷,晋…

28,396

http://zhouyipress.oss-cn-beijing.aliyuncs.com/2024/09/2024090507105616.mp4

11,262

书名:御纂周易折中 作者:(清)李光地 电子书状态:完成校对 《御纂周易折中》简称《周易折中》,…

1,916

御纂周易折中序 易学之广大悉备,秦汉而后,无复得其精微矣! 至有宋以来,周邵程张,阐发其奥,唯…

4,269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

助力内容变现

将您的收入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15689987323

客服邮箱

3131816650@qq.com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手机访问本站